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08章 赞〈红楼梦〉解析》(3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意象,让这部名着焕发出新的光彩。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着、高鹗续(有争议)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又名《石头记》《情僧录》等。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展现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

简介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历经多年艰辛创作、修订而成此书。关于曹雪芹的生年,多数学者倾向于定为1715年,也有学者认为是1719年或1724年,卒年主要有1763年、1764年两说。曹雪芹的祖籍,多数学者认为是辽阳(今辽宁辽阳),也有丰润(今河北丰润)的说法。

《红楼梦》生动描绘了皇室、贵族和民间的历史画面,深刻反映了特权阶级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矛盾、封建礼教与个性解放之间的冲突。书中以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幻化而成的贾宝玉为轴心,讲述他经历的人生故事。贾宝玉虽身为贾府的继承人,但力图挣脱家庭规定的生活道路,不愿选择传统道德规范下的封建淑女,而是追求心灵契合的感情,他爱上了同样有着赤子之心的林黛玉。然而,贾府最终选择薛宝钗作贾宝玉的贤内助,造成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

《红楼梦》在思想和写法上都有所突破,问世不久即广为流传,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更是使学术界产生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其版本众多,80回的清代刊本有甲戌本、庚辰本、甲辰本等,120回的清代刊本有程甲本、程乙本。现代权威的整理本一般参考多个版本,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是以庚辰本(前80回)和程甲本(后40回)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而成。

《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等。这些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各异,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不同阶层人物的特点和命运。例如,林黛玉敏感聪慧、清高孤傲,却又体弱多病、多愁善感;薛宝钗理性稳重、善于处世,但也有其隐藏的情感和欲望;王熙凤精明能干、泼辣狠毒,但最终也落得个悲惨下场。

小说的情节丰富曲折,充满了起伏跌宕和变化转化。从贾府的鼎盛到衰败,人物命运的起起落落,爱情的悲欢离合,都展现了生活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捉摸。同时,书中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批判,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如礼教的束缚、贵族的腐朽、人性的复杂等进行了揭示和批判。

总之,《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待续

周易综诗画神韵三月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