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05章 从牡丹江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中医外科专家朱立国(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000年,朱立国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脊柱科副主任。

1989年—1990年,朱立国在日本群马中医研究院做中医技术指导。

2000年,朱立国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助理、主任医师、脊柱科主任。

2001年,朱立国任新加坡宇宣中医院中医骨伤学教授、中医技术指导;11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医疗副院长、脊柱科主任医师。

2002年,朱立国任国家重点骨伤专科(骨伤科)建设中心主任;7月,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单位(骨伤科)学科带头人”。

2006年,朱立国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007年,朱立国获聘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2008年,朱立国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2011年,朱立国获得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

2016年,朱立国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18年,朱立国获评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

2023年,朱立国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中医组;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从业之路解码

从朱立国院士的从业之路来看,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断深化的专业研究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立国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及望京医院长期担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这些经验使他对中医骨伤科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他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朱立国在日本群马中医研究院和新加坡宇宣中医院进行中医技术指导的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也促进了中医在国际上的传播与交流。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经验对他的学术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重点骨伤专科(骨伤科)建设中心主任和学科带头人,朱立国在学术领导和团队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项目,取得了显着成果,提高了中医骨伤科在国际上的地位。

作为博士生导师和特聘专家,朱立国在中医骨伤学的教学和传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医骨伤学人才,为中医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职业生涯中,朱立国不断追求学术进步和自我提升。

他不仅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还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种持续学习的精神对他后来成为院士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朱立国院士的从业之路,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术领导与团队建设、教学与传承、科研成就与学术声誉以及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等方面的努力与积累,他逐渐成长为中医骨伤科领域的杰出代表,最终成为工程院院士。

院士科研之路

朱立国院士是我国着名的中医外科学专家,主要从事应用中西医疗法治疗脊柱疾病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朱立国院士在继承传统旋转手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医学筋束骨的理论和牵引的作用特点,创立了颈椎旋提手法,并建立了操作规范。

这一手法在颈椎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着效果,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