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向美丽国提交提案五天后,美丽国的国务卿赫尔向日本驻美丽国大使提交了《美日协定基本纲要》,即赫尔备忘录,该备忘录包括一条对日本的要求和九条对双方的共同要求。
在战前日本和美英在东南亚的陆海空三军力量的对比上,陆军方面日军准备投入作战的部队约为二十五万人,美英等国同盟军作战部队约有三十五万人,海军方面日本共出动舰艇二百三十二艘,其中航空母舰十艘,盟军共出动舰艇二百一十九艘,其中航空母舰三艘,空军方面日本第一线作战飞机约一千五百四十架,盟军约六百四十六架,但盟军方面有三十五架被喻为“空中堡垒”的B-17远程轰炸机 。
不过,在战争爆发前美英盟国在东南亚的防御部队主体是当地的雇佣兵,部队严重缺乏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应有的作战素质。
其中,美丽国在菲律宾的防御部队约有十三万人,但其中美丽国的国正规军只有一千两百人,其余均为菲雇佣军和民兵,英国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八万八千人的守军中绝大多数是印度、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当地的部队,装备、训练和战斗力都较差,甚至都没有坦克的支援,而在缅甸这边,英国在战前只有两个师兵力,部队中的许多军官都是由白人律师、商人和种植园主充任的,士兵大都是缅甸当地人,根本就难以抵挡训练有素的日军部队的进攻。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清晨至中午,日本时间12月8日), 日本出动飞机约三百六十多架舰载机、军舰五十五艘,由日本海军珍珠港突袭机动舰队司令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领,连续两次猛烈空袭了美丽国在珍珠港的军舰和机场,击沉、击伤美丽国军舰二十余艘,其中有战列舰八艘,击毁、击伤飞机二百六十多架,美军倍日军的偷袭打得猝不及防,美丽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几乎全被摧毁,死伤三千多名官兵。
日本海军偷袭了美丽国的海空军基地珍珠港,正式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这也是日本南进政策的重要步骤之一。
珍珠港事件宣告美丽国奉行的孤立主义外交和防务政策彻底的破产了,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美丽国不得不放弃与日本政府的妥协,为有效阻止日军继续南进,美丽国一方面指望利用华夏丰富的人力和资源最大限度地拖住和消耗日军,另一方面,准备把反攻日本的战场放在西南太平洋一带。
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同一天,从台湾起飞的日军机群开始对港岛发起进攻,在日军飞机对香港进行狂轰滥炸的同时,装备精良的日军第二十三军第三十八师团向港岛发起了进攻。
而在港岛驻防的英军守备部队只有六个步兵营和少数义勇队,基地和港口都没有修筑什么防御工事,载日军第三十八师团凶猛的进攻下,英军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最后在日军第三十八师团的进攻下,英军阵亡官兵一千二百多人,被俘一万两千多人,日军完全占领了港岛,成为了港岛的新主宰。
同一天,日军的第二路部队,由驻印度支那半岛的日军第十五军向泰国和缅甸发起了进攻,日军的进攻部队几乎就没有遇到有组织的抵抗,在第二天就占领了泰国首都曼谷。
泰国政府被强行捆绑在日军的战车上,并于第二年向美、英宣战,当日军占领泰国部分地区后,便集中力量夺取缅甸。
日军进攻缅甸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切断华夏与外界的最后一条交通线,以孤立、包围华夏,第二个就是从西部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建立防御屏障。
12月中旬的时候,日军便开始对仰光开始进行空袭,并于三月八日攻占仰光,与此同时,在泰国北部集结的日军部队也开始越过泰缅边界,向缅甸内地发起进攻,并消灭了华夏赴缅作战的一个军,切断了从仰光后撤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