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鄂西会战的战事趋于和缓,常德城的居民也逐步的开始召回,这时候负责守城的哨兵也是最苦的,他们需要查验每个人的证件,如果发现有可疑的更是需要详细严密的盘查。
常德会战之前的两个多月正赶上秋收,由于常德男性壮劳力很多都参军去了,农村老百姓人手不足,大量粮食无法及时收割,第五十七师的余师长便组织士兵们自带粮食去帮助郊区的农民收割粮食。
第五十七师的余程万师长,是粤省的台山人,也是黄埔的一期毕业生,但是,余师长从黄埔一期毕业以后,开始并没有进入作战部队,而是搞起了党务工作,也就是负责组织、宣传和纪律检查等工作,而不是军事工作。
因为,政府最高层有一套自己的识人本事,他对余师长的印象一般,认为余师长是精明有余而沉稳不足,不是一个能做好军人的材料。
但是,政府最高层又认为余师长属于能说会道,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很有搞党务的才能,于是,在余师长毕业后政府最高层将余师长留任为黄埔第三期校本部政治部留守军官。
一九二七年的时候,政府最高层又委以余师长重任,将余师长调到还是雏形的海军局当政治部主任,后来又调余师长去了华夏数一数二的石井兵工厂任职。
虽然,党务工作很轻松,又不用上前线冒着生命危险,本来是很多人梦想的工作,但是,余师长觉得这些工作不符合他原本的志向,后来,经过余师长不断的申请后,离开了原本轻松的后方,进入到了作战部队。
随后,余师长在抗战中的表现非常的不错,于是在一九四零年的时候担任了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七师师长职务。
余师长率领着第五十七师的官兵们和日军打过无数的硬仗,第五十七师尤其擅长防御作战,而且,第五十七师的官兵能够活到现在,基本上都是身经百战的,大部分的官兵都受过伤,有的还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更关键的是,余师长率领着第五十七师的官兵们转战大半个中国,不但经历了无数战友的牺牲,也让第五十七师的官兵们上上下下普遍都有一种强烈的仇日情绪。
当然,第五十七师官兵们的战斗信念固然可贵,而且武器装备也不差,做为华夏政府的嫡系部队,第五十七师的每个步兵连,都装备着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枪,每个连有九挺仿捷克式轻机枪,每个排里面还配属仿造的日本掷弹筒和少量的枪榴弹。
步兵营配属机枪连,理论上每个机枪连有六挺国产仿德制的二十四式重机枪,步兵营还有八十二毫米迫击炮排,装备两门迫击炮。
不过,由于持续的战争消耗,第五十七师原本编制中的这些武器装备基本都无法齐备,截止到十月底,第五十七师共有官兵八千五百二十九人,装备的中正式步枪却只有一千多支,剩余的缺口,则全都是以老式的汉阳造步枪来弥补。
机枪方面,则以刚刚得到的苏制武器做为补充,主要包括DP轻机枪,M1910轮式重机枪,另外还补充了苏制野炮八门,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四门等重武器。
总之,第五十七师在常德会战之前的轻武器甚至重武器,在华夏军队中已经算是最顶尖的一批了,不过,这也不过是矮子里面拔将军而已,第五十七师的这些装备和日军第十一军进攻部队的武器装备比起来的话,还是天差地远,甚至就连日军的丙种师团的武器装备也远远不及。
虽然第七十四军已经是华夏军队中装备补给最好的一批部队了,却由于抗战已经打了六年了,华夏政府的经济几乎都要打崩溃了,在军队的补给方面还是非常差的。
在美丽国军事顾问团军官的眼中,即便是以华夏政府嫡系的第七十四军的装备和补给,在他们看来就连美丽国的民兵的装备和补给都比这支华夏政府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