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生存了吧?
就在这时候,知青中有一个人举起了手:“我能问个问题吗?”
苏淼淼饶有兴致的看过去。
“问。”
徐言卿立即起身站直身体,不顾柳俊生因为紧张而拽紧他的手,张开口试探性的问道:“请问……”
“是不是只要能给刘家沟农场创造出价值就能拥有好待遇?”
一切都按劳动所得?
就从食堂的饭来看,连刘家沟这些犯了错的人都是如此,那他们知青应该也不会例外。
青年语气肯定,干了一上午农活显得有些狼狈的脸上染上了一丝期待。
老爷子让他来之前提醒过他,说:出门在外凡事都得靠自己,要眼明心亮,要咬牙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资格’。
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他到现在还记得真切。
虽然老爷子并没说明是得到什么资格,但看到小六队长后他已经大致猜到了。
原本他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能与红市或者说红市里提供的那些研究资料更接近一点。
这样想来老爷子口中的资格,应该多少和这两点沾点关系?
别的他不清楚,但他相信,老爷子不会无缘无故送他来吃苦的。
再加上……
眼前这位小六队长既年轻又厉害,他莫名觉得自己如果能得到她的另眼相看,或许就能得到所谓的‘资格’。
苏淼淼笑了笑,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她只是随口回道:“看来你不是个书呆子。”
徐言卿眼眸一亮:“谢谢队长!”说完就坐下了,一旁的柳俊生看他的眼神十分怪异,就像在看另一个人一样,譬如徐言卿礼貌版。
苏淼淼收回视线往外走,心道:
要不怎么说聪明人一点就通呢。
来到刘家沟就要守刘家沟的规矩。
这句话她已经提示过了。
剩下的,就看他们能领悟多少。
只不过她的耐心,从来不用在图谋不轨的人身上。
-
金秋双抢进行的如火如荼。
苏家庄生产大队忙的底朝天,刘家沟劳改农场也不遑多让。
常年务农的社员们按部就班的抢收、抢种。
新来的知青们照葫芦画瓢学起了各种农活,同时也在一天天的忙碌生活中逐渐适应了‘下乡’这件事。
……
直到九月中旬,双抢已经到了尾声,各个生产大队和农场也从农忙转为农闲。
每当到了农闲的时候,也是乡下社员们需要绞尽脑汁发展副业的时候。
“队长,队长!”
刘结实匆忙跑到晒场上传递着巡逻时得到的好消息:“咱们农场北面又来新面孔了,听说还带来了给厂长的任命书呢。”
蹲在晒场跟前伸手抚摸着双抢成果的苏淼淼侧过脸眼皮轻抬:“行,那咱们就去看看。”
食品厂车间里的设备已经安装好了,等厂长和员工到位,青山上她随手种下的那批农作物就能收成了。
最近事太多,再加上刘家沟已经脱离了不靠山就会饿死的困境,所以就耽搁了。
好在她得了刘家沟的金矿后在位面商城买的都是好种子。
哪怕迟些日子收割也不会坏,顶多是越长越多、容易无节制的生长、产量惊人罢了。
对于乡下人来说,他们怕产量高吗?他们只怕产量少绝收。
……
刘家沟北面,算是国有的新厂区,占地面积比刘家沟的耕地都大。
此时这里来了几辆车,车上下来了许多熟面孔,其中也夹杂着些许生面孔。
“你帮我把这些药品搬到厂区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