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多给闺女攒点立身的本钱,以后不管闺女咋选咋做,到了哪都不会手头紧张被人瞧不起。
“小六啊,快带上那四个皮猴子来吃饭了!”
苏老太太顺嘴感慨道:“我听你爹说,他们厂区那里留了教室,到时候娃们上学都不用走远路了,就在厂区小学上。到时候农闲,正好把他们四个送去上学去。”
苏淼淼闻言,顺手提起小小一只的侄女抱在怀里,扭头问:“那谁来当老师?”
“害,这事不用咱操心!”
苏老太太笑容淡定的很:“上头送来了那么多文化人,咱小学还能缺老师吗?”
苏淼淼顿时了然。
瞧娘说话时的样子应该是和爹聊过了。
看来这群知青里没被选上的也不会遣返,而是留在这里帮助乡下发展。
也确实,以华国目前的情况,这些一直没在县城里找到工作的知识青年们就算被送回去了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甚至回去也会荒废自己的学业。
学子们郁郁不得志,胡思乱想的,万一到时候被有心人忽悠着走上歧路就不好了。
所以与其浪费不如妥善利用,就算没办法给他们安置个理想的岗位,也能放在下乡稍微消耗点他们的精力,省得没事可做东想西想。
人不能闲下来思考人生,越思考,越苦涩。
……
进了堂屋,落了座。
每人一碗实打实的杂粮饭,营养又均衡,主要还抗饿。
苏淼淼夹了块糖醋藕片,吃起来格外爽口,没等她咽下,爹和娘就分别在她碗里夹上了鱼肉。
苏淼淼默默吃,吃的嘎嘎香,而且时不时的还会真情实意的夸一句,给娘和嫂子们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忽然,坐在苏老太太旁边的苏振华收到了自个媳妇的眼神,主动开了口:“咱家的新房子盖好了……”
“新屋需要的家具,小六也托人打好了。”小六照市场价给的钱。
就算他们不好意思要钱,苏淼淼也都给加了餐,这点便宜她还不至于去占。
不过刘家沟那帮子人的手艺的确不错,宛若过去御用的木匠,干活精细、耐心的很,一点毛刺都没有。
“再加上大林早上遇见我的时候提了一嘴,说咱们大队的双抢也结束了,现在就剩下点交粮食的事了。”
“所以咱们家搬家办席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苏振华说完侧过头:“桂芬你来说吧,这些我不太懂。咱们家全靠你当家才能有今天……”
他知道桂芬这是为了让孩子们快速认识到家里多了个能主事的爹,把他这个当爹的放在心上孝敬。
可他不争这个,他有桂芬疼就行了。
苏老太太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
就是因为自家男人总这个样子她才更坚定让闺女找个上门女婿的想法。
在家里一块住闺女有她这个当娘的帮衬一把,也省得她受累。
苏老太太开口:“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老三家的……”
继续阅读
“在的娘。”
苏老太太拧着眉,语气不算凶悍但也算是认真严肃:“你们娘家那边带什么人来吃席心里都要有数。”
几个儿媳妇她都是挑了又挑的品质不算差的,但她们家里的人心里有哪些花花肠子她这个当婆婆的就管不了多少了。
三个嫂子脸色变了变。
大嫂二嫂听懂了一致点头。
三嫂瞪圆了眼想仔细听,但她就像是数学课认真听却听的云里雾里的学生,最后只好摆烂跟着大嫂二嫂一起点头。
大嫂二嫂心里清楚,婆婆这话没有恶意,反倒是在提醒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