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太太见闺女想听,便清了清嗓子:“这要是城里娶姑娘一定是三大件,凑齐三十六条腿儿或者七十二条腿儿……”
苏淼淼听的稀奇:“什么东西能有那么多条腿?”
“得一样样凑!”苏老太太掰着手指头:“新人的大床,大橱柜,五斗橱柜,床头柜,桌子,椅子……”
说完苏老太太收回了手:“可现在城里不一样了,听说现在条件好了,流行新的三大件了。”
苏老太太说起这事来劲的很,因而嗓门也大了不少:“得要凤凰自行车!解放大手表!还有牡丹缝纫机!”
闻声原本坐在堂屋烤火缝衣裳缝被子、摘菜切菜的三个儿媳也望了过来。
她们人脉没有娘广,所以还没听过这事呢。
三个儿媳妇好奇的探头听,连带着还有正在屋里写寒假作业的孩子们也竖起耳朵听的津津有味。
哪怕他们根本不晓得自个奶说的是啥,可却像是在听故事一样觉得有趣儿。
倒是苏老太太,见面前这兄妹俩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于是她不得不将价格说了出来‘吓唬’道:“你们兄妹俩可别小看了这三大件!就这么三样东西没个千儿八百的下不来!”
“要想省点就得等红市便宜卖的时候,约莫五六百能拿下来。”
苏淼淼听到这倒是惊了,不过却不是因为价钱,她惊的是自个娘这是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啊!
见闺女惊讶了,苏老太太才收敛了点一些:“这下你俩知道结婚得多花钱了吧?”
“不过咱们乡下穷,没那么多规矩……”
苏老太太往后看了看:“过去可拿不出这么些好东西。”
“你大嫂嫁进来的时候给的是十块钱和好几袋粮食。不过她家条件不错,也带了陪嫁来。我记得好像是两床十斤重的厚被子还有一个大衣柜……”
“你二嫂呢,是你二哥自个娶的,啥事都没让我操心。”当时的情况不好说出来让小辈听。
“娶你三嫂子也是花了钱,你三嫂家也是老实人家,彩礼又留给了你三嫂子,还给她买了水果糖撒着喜庆……”
“咱家啊,也只有你四哥嫁出去的时候咱家不仅没花还收了不少。”
“好在家里沾了咱家小六的福气,日子好起来了。”苏老太太说起这段过去自己都觉得遥远,因而她感叹一句:“现在过的这日子就跟做梦似的……”
“不然要是放到以前,老五喜欢上个城里大夫家里哪娶得起哦……”
现在老五自个有工资家里也不缺钱,他想娶谁就娶。
再者有个当大夫的儿媳妇,家里人以后看病也算是有个门路。
穿成锦鲤年代文中的极品小姑子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