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出的卷子,每周天在她家做卷子,周一晚上大家一起讨论错题。”
“你要是不相信,现在就给清荷打电话。”
董红英看了眼唐浩,拿起卷子看起来。
只见每张卷子都写的工工整整,错题旁边不仅写了正确答案,还写了心得。
卷子的工整程度,比唐浩上学时写的还工整。
董红英这才想起,好像那几个孩子都不在,她以为只是巧合,没想到他们是集体行动。
“对不起,娘错怪你了。”董红英有些不自在的说道。
唐浩嘿嘿一笑,坐在董红英身边,搂着她的肩膀。
“董同志,咱们啥时候上门提亲?”
董红英嘲笑的看着儿子,“好像人家已经跟你处对象了一样,你说说你,追个媳妇都追到夜校去了,结果人家还没给你转正。”
唐浩脸有点红,声音低了许多,“迟早会给我转正。”如果他爹娘直接上门提亲,可以逼迫罗爱兰提前给他转正。
他也能早点把媳妇娶回家!
唐泽民一眼看穿儿子的想法,皱眉道,“罗爱兰是个好同志,工作很努力,人也上进,既然你看中她了就不要着急,慢慢来,别吓着人家了。”
董红英已经将唐浩喜欢罗爱兰的事告诉了他,唐泽民也很欣赏罗爱兰,厂里难得的优秀女同志。
“好吧。”唐浩将卷子装进军绿色包里,“我去看书了。”
董红英跟唐泽民相视一眼,笑着说道,“唐浩为了媳妇要求进步,也算是好事。”
“对,甭管他为了什么,只要愿意要求进步就行。”唐泽民也笑着附和。
……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的意见》。
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的和回城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名。
消息在华国飞快地传播着,像风一样吹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带给无数在文化的黑暗中挣扎的青年,尤其是给身在农村又渴望改变命运的青年们一个巨大的希望。
有人说,恢复高考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震撼了整个华国大地,人们的命运和试卷再次联系了起来,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
知识改变命运,亘古不变!
罗爱兰看着报纸上的消息,激动的手都在抖。
她急匆匆对小李说道,“小李,我这会有急事要先下班,明天你提早下班。”
“去吧。”小李诧异的看了眼工服都没来得及换的罗爱兰跑出店外。
砰砰砰。
贺秀云和蒋建国抱着豆豆出去了。
沈清荷正站在桌前剪裁衣服,听到敲门声,放下手里的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