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清晨,大约七点来钟,淮河上突然冒出了三艘日本人的军舰。 此时,唐明友,陈布林和邱本轩正站在北门的城头上,手持望远镜对着淮河上进行观察。 几天前,唐明友就得到了内线从敌人内部传出的情报:日本人将于十一月二日侵犯寿县城。 唐明友一获得情报,即召开各部门开会,部署撤出寿县城的工作。会毕,各机关、学校以及全城老百姓都按计划有序撤出城去。 唐明友让罗时丰的警察署负责撤离工作。罗时丰即派出警察维持撤离秩序。 至十一月一日,也就是大战的前一天,寿县城内的撤离工作全部结束。 罗时丰让各个分局安排警力仔细检查撤离后的情况,特别是检查老百姓坚壁清野的情况。 实际上,此时的寿县城已经成为了一座空城。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1南部十四式手枪(英文:Naml)是1925年(大正十四年)由南部麒次郎以其南部陆式手枪作为基础而设计出来的手枪,发射同为由南部麒次郎设计的8x22毫米南部手枪弹。 1925年(大正天皇十四年),日本陆军为解决军队没有统一制式军用手枪的问题,在陆军大将南部麟次郎设计的南部陆式8毫米半自动手枪基础上,改进出一款通用手枪,以天皇年号定名为“十四年式手枪”,随后大量配发军队。 南部十四式手枪,安全性能好,轻易不会发生“走火”事故;该枪装弹数为8发,在60米的有效射程内射击精度高;南部十四式手枪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仅0.9千克,便于携带使用。但该枪因弹簧钢质量差、供弹时常出现问题,曾因此在国际上受到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