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茅塞顿开,请大夫讲具体点。”赵盾非常谦虚,继续向郤缺讨教。 郤缺见赵盾如此不耻下问,心中也很高兴,心想晋国有赵盾这样的人才为中军元帅,实乃晋国之大幸也。 他也不再保留,将具体对策讲了出来:“这次鲁国犯错,不追究不行,但不能追究过度。 下官以为,派一名大夫前去鲁国质问,并要求鲁侯派人来晋国认错即可。 此外还有卫国。卫国前些年与我们晋国结了些怨仇,这是先君文公、襄公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 我国曾出兵讨伐卫国,侵占了卫国的匡邑和戚邑,但卫国是很想我们晋国搞好关系的。 所以,下官认为,不如将这些土地都归还给卫国,这样卫国便对会我们死心塌地。” 赵盾连连点头,他又想到了郑国,曾经郑国跟着楚国混,城濮大战晋国大胜楚国后,晋国教训了郑国,将郑国自申地至虎牢的土地都侵占了。 郑国现在是绝对的亲晋,国君郑穆公还是由晋文公亲自扶持当上郑国国君的。 如果把郑国的这块地盘还给郑国,那郑国还不对晋国死心塌地? 赵盾笑着对郤缺道:“大夫所言,本帅是胜读十年书哇。对了,刚才大夫提到劝之以九歌,请大夫不吝赐教,何为九歌?” 郤缺恭恭敬敬答道:“古人所谓的九歌,意思就是九种功德应该以歌颂之,这便是九歌。 九种功德,即三事六府之功。 三事,指德行正、善祭祀、富民生;六府,指金、木、水、火、土、谷。 这三事和六府,无论三事哪一事做到了,或者六府哪一府顺利了,都是值得歌颂的,这便是德和礼。 这也就是下官建议元帅注重德礼,多做让天下诸侯和晋国国人民众歌颂您的事。” 赵盾听后万分感慨,难怪前六卿之一的胥臣在先君襄公面前强力推荐,这位郤缺果然是位大才啊。这样的人,当然得委以重用! 现在,手头上可以让诸侯歌颂的德礼不是现成摆在那里吗? 于是,赵盾命令,派大夫解扬出使卫国,将原属于卫国的匡邑和戚邑还给卫国。 然后再出使郑国,将原属于郑国的自申邑至虎牢一片土地还给郑国。 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无偿的、立即的、全部的还给他们! 卫、郑两国哪里想到这等好事? 这不就是天上掉了大馅饼么?赶快一把接住,然后到处颂扬赵盾的功德! 对鲁国呢? 公元前619年冬天,赵盾处理了一些紧急事务后,专门搞了一个恩威并举的动作。 先是放出风去,说是鲁国于去年8月份的扈地会盟迟到,晋国将要出兵讨伐。 这令各国诸侯也受到很大的惊吓,看来今后对晋国的命令一定要服从啊。 鲁国非常紧张,立即派公族大夫公子遂带厚礼出使晋国。 赵盾热情接见了公子遂,对鲁国予以口头批评教育后,再与公子遂重新结盟,最后是回了厚重的礼物给公子遂。 公子遂是鲁国重臣,他在与赵盾的交流中,知道晋国目前最担忧的是戎狄对中原各国的侵犯。 因为赵盾对他说,据各种情报反映,离鲁国不远的戎狄伊部落、雒部落正在谋划侵犯鲁国,鲁国应该作好准备。 公子遂本来是心中惴惴不安,担心此次出使晋国将受到极大的羞辱,没想到堂堂晋国中军元帅赵盾居然如此平易近人,而且还免费提供如此重要情报。 公子遂回去后对赵盾之德是大加褒扬,并及时采取措施,主动出使伊、雒之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威之以武,终于使伊、雒之戎放弃对鲁国的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