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虽然知道的并不详细,但那些赫赫有名之人,孟浚依然是知晓的,可要说能让孟浚敬仰的并不多,死守江阴的阎应元,抛开成见,联络农民起义军的堵胤锡。
还有矢志不渝,坚持抗清的张煌言,张煌言坚持抗清二十余年,发起三入长江的战略,便是郑森进攻江宁,也是在其的促成之下,论救国方略,军事才能忠义操守,在明末无数忠臣义士中,张煌言可称为翘楚,而张煌言临死之言,更是无数的心怀忠义之士的心声:“大好河山,惜沦于腥膻!”
然而张煌言始终效忠鲁王朱以海,本来孟浚以为鲁王在宁波一败涂地,却没想到,鲁王政权竟然死而不僵,又在福建死灰复燃起来。
如今孟浚对内自称为都督,可对外的公文信函上,已经决定用隆武帝赦封岳国公自居,而对邵武永历两个朝廷,孟浚的态度是就当不知道,就这么糊弄过去,没想到的是,邵武帝在和永历的战争中赢了几仗,反而信心膨胀起来,如今邵武帝独据广东,以广州为都,向天下各地的督臣大将发号施令。
孟浚此刻根本不想跟这些只知道玩弄权谋的官僚们有任何瓜葛,他必须将心思都放在即将的战争之中。
对孟浚来说,与那些尔虞我诈的官场人士交往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满脑子都是私利和权力斗争,完全置大局而不顾。
南明义军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