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环顾四周,心中不禁对柳家的底蕴和收藏之丰富感到惊叹。
“那,”林谦转向柳瑾萱,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如果你把这些收藏都卖给我,会不会让你难办?毕竟,这是你们柳家的世代珍藏。”
柳瑾萱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无奈和释然。
“其实,这些收藏再值钱,如果一直摆在这里,也只是个摆设,分文不值。
我们需要的是现金流,来支撑柳家的运营和发展。
柳家与楚家和顾家不同,我们的产业结构和现金流状况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
所以,有时候,为了大局考虑,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取舍。”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成熟与稳重,让林谦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他明白,柳瑾萱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她看到了柳家未来发展的需要。
“瑾萱,”林谦认真地说道,“如果你真的决定这么做,我会尽我所能来支持你。
不过,我也希望你能明白,这些收藏不仅仅是物品,它们还承载着柳家的历史和记忆。
我会好好珍惜它们的。”
柳瑾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她知道,林谦是真心为她和柳家着想,这份情谊让她倍感温暖。
“谢谢你,林谦。”
林谦的目光中闪烁着好奇与敬意,他再次温声问道:“瑾萱,久闻柳老爷子之名如雷贯耳,而柳家的辉煌历史,更是让我心驰神往,不知您是否愿意为我细细描绘一番这段传奇?”
柳瑾萱闻言,嘴角勾勒出一抹温婉的笑意,那笑容仿佛春日里初绽的桃花,温暖而明媚。
“客气了,既然你对此感兴趣,我自当知无不言。”
言罢,她轻盈起身,引领林谦至一张古朴典雅的明式黄花梨贵妃塌上并肩而坐,那塌上雕龙画凤,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与周遭的雅致氛围相得益彰。
她轻抚着塌边细腻的纹理,缓缓开口,声音如泉水叮咚,清脆悦耳:“世人皆道柳家因墨宝斋而显赫,乃至有盗墓之说流传,实则谬矣。
柳家之根,深植于魏晋风云变幻之中,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靠的是家族中人对学问的孜孜以求与对文化的无限热忱。”
林谦听得入神,只见柳瑾萱神色间流露出几分自豪与缅怀,继续说道:“家族史上,才俊辈出,从状元郎的文采飞扬,到探花郎的风流倜傥,再到诗人的笔耕不辍,丞相的运筹帷幄,无一不彰显着柳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家族荣耀。
盛京柳家,这四个字,早已成为了书香门第的代名词。”
随着她的叙述,林谦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柳家先辈们,他们的身影在书卷与朝堂间穿梭,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至于教育界,柳家更是倾注了无数心血。从启蒙孩童的私塾,到培养国家栋梁的高等学府,每一所学校的建立,都凝聚着柳家人的智慧与汗水。
他们相信,教育乃强国之本,唯有知识的光芒,才能照亮未来的道路。”
说到此处,柳瑾萱的眼神更加明亮,仿佛能洞察到每一个学子心中那份对知识的渴望。
“而出版界与新闻界,则是柳家传播文化、启迪民智的另一片天地。
我们的出版物,力求字字珠玑,篇篇精品,力求每一句话都能触动人心,引导社会风气向善。
新闻则更是我们手中的利剑,直指真相,不畏强权。”
最后,她轻叹一声,目光转向这偌大的保险库,这里似乎藏着柳家更多的秘密与故事。
“至于古玩界,墨宝斋不仅是柳家的骄傲,更是盛京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