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贾环在王慎的小院里看书写字,王家的丫头来通知他,王老爷子有请。 贾环来到前厅,不止王老爷子,燕王与王渊,还有韩王府的几名属官都在。 燕王脸上还是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总是信心满满的样子。 贾环给两人见礼,王老爷子让贾环坐下。 王老爷子微笑的问道:“育婴堂这些年来,越来越难以维持了,如今年关,更是困难了。” 贾环面无表情的望着这王老爷子,韩王才送了几车肉,薛蟠的一千两银,这几日已经陆续运到育婴堂,一共有几万斤的粮食。 王老爷子,你好意思说困难? 没粮了? 王老爷子毫不在意贾环不信任的眼神,继续道:“冬季难熬啊,老夫向燕王求援,燕王准备办一场募捐,又怕他们不来?” 明明不缺粮食,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去办募捐? 贾环想到了王慎,是不是等了三四天,没见无生教来王家抓王慎,无生教的人,可能是不敢来王家了。 去育婴堂办募捐,带假王慎去,制造机会给无生教抓假王慎。 贾环没兴趣参与这种行动,道:“王老大人多虑了,燕王办的募捐会,京城这么多富商,怎么会没人参加?” 燕王微笑的道:“贾参领,父皇是最反感朝廷以权压人,逼迫京城的商人捐款,本王自然也不能胡来,捐款还是让他们自愿为好,听说上次小六的赈灾宴会,是贾参领一手操办的,这次育婴堂的募捐,贾参领可要给我们出出主意才行。” 贾环连连摆手,道自己哪有办法,最近备考读书,脑子都已经乱了,上次办募捐,也是机缘巧合,这次是真的没有办法。 王渊也问了一两句,贾环还是推脱,坚称没有办法。 燕王不知道贾环是真没有主意,还是不想说,只好问道:“王老大人,以往,您是怎么募捐的。” 王诺道:“育婴堂门外有两块大石碑,可要将募捐者的名字刻上去,但是已经做了差不多十年,两块石碑上面都已经刻满了名字。如要再办募捐,要做第三块石碑才行了。” 牛不屈道:“那就做第三块石碑,反正石碑也不值多少钱?” 王老爷子望着这武夫,石碑是不太值钱,可是燕王名义办募捐,京城的商人如果都不来,或者来了只捐很少,这也难看啊,燕王的颜面何存。 王渊忽然建议道:“殿下,这次育婴堂募捐会,招韩王一起来办可好?韩王上次办宴会募捐银子来赈灾,筹到二十多万两银子,朝廷上下无不交口称赞。” 上次楚王府办宴会募捐,起码也弄了两万多两银子,王渊是担心燕王募捐的银子太少,在朝廷群臣丢了威信。 燕王同意了王渊的建议,立刻派人去请韩王。 ……… 燕王派人去请韩王,众人也不闲着,继续商议办募捐的事。 贾环沉默不语,并不参与,在一旁喝茶。 燕王见贾环悠闲,笑着问了他一次,贾环也笑着客气回燕王,没有办法,不敢掺和,怕误了燕王的事。 燕王也是好脾气,也不逼贾环,继续与王渊商讨。 在燕王府里,燕王侍卫长牛不屈听王渊与燕王商议,话语中经常提到贾家小儿,似乎对他推崇备至,牛不屈不以为然,区区小儿,做成一两件事,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哪里就值的燕王如此礼遇。 牛不屈见贾环一言不发,根本不参与进来,心中不忿,笑着道:“贾参领,听说你们贾府有个叫贾琮的,准备去工部补七品笔帖式?” 贾环道:“是的,牛侍卫长,我家的琮三哥,他过完年是要去工部办差。” 牛不屈继续道:“我今日遇到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他说,你的琮三哥的官职,是你托人给办的?” 贾环不知牛不屈想说什么,道:“算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