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八〇一章 工业(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今天在座的各位,想必都清楚,人类文明不可能如‘工业党’们设想的那样,生产力持续发展,社会架构却裹足不前,甚至在迈向星辰大海时,仍充斥旧时代的那一套陈规陋习,‘舰长’,‘军衔’,‘晴人’乃至‘种群歧视’;

那场面,何其荒谬,正如人们简直无法想象,一个技术上已迈进工业时代,却仍保有原始社会状态的文明,会是什么样子。

这种突兀,归结到一个断言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必然与同时代的生产关系,大致匹配。

今天,盖亚净土的存在,就是这一客观规律的生动具现,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信息技术时代,科技的空前发达,必然导致文明接近奇点,今天你我所见的这一切,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说是文明变迁的某种必然。

但是反过来,即便‘可控核聚变’真的实现,对人类社会而言,也不会衍生出一场颠覆性的巨大变革。

‘细节是魔鬼’,这句话,正适合用来形容它。

可控核聚变,从设想出的第一天起,就被人类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论证过程也可以很简单

按聚变材料——氘在海水中的含量,一升海水中所含的氘,如果全部提炼、完全聚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三百升汽油的燃烧热,而以盖亚海洋的体量之庞大,与1:300的比例,必然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试想一下,倘若人类的眼前,有容量相当于盖亚海水总体积三百倍的巨大油库,以其现有的认知来判断,认为这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是否也可以做一同样的表述

在盖亚公转轨道上,每一平方米的太阳投影面积,一年之中,接收到的光辐射能量高达31,536,000焦耳,若以百分之三十的光伏模组,将其转变为可利用的电力,则这些电力蕴含的能量,同样相当于三百升汽油的燃烧热。

在太空中安置光伏模组,一年下来,也可以有三百升汽油的能量到手。

与看似高大上的可控核聚变相比,太阳的光辐射,能量密度也十分可观——注意这还是在一点五亿公里的遥远距离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