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阳光照耀大地,躺在草坡上的方然只感觉暖洋洋,甚而打起了盹。
意识半清醒、半迷糊,恍然间,脑海中回忆起过去多少年来的见闻,此时此刻的他,“混沌”中枢里的自我意识,正在进行如梦境一般的活动。
血肉之躯,身处遥远的南大陆,传输延迟始终在几十毫秒内波动,有一点轻微的阻滞感,过去,净土民众已逐渐熟稔了这种特质,并感觉到,在延迟较高的区域活动,会产生某种“不真实感”,虽然不会明显影响行动。
不过这种迟滞感,很快将成为历史,“混沌”中枢与各大洲意识连接枢纽之间的链路,正在进行升级前的大规模测试。
确保一切无虞后,这网络的通讯延迟,就将由光缆的几十毫秒,
缩短为超距通讯的50ns。
线路切换后,对人而言,驱策血肉之躯的延迟将“不复存在”,生活体验也将进一步提升。
进而,原本对净土民众遥不可及的“移居其他行星”,乃至更遥远之地,也将由不切实际的冒险变为现实,甚至成为未来的人生日常。
但超距通讯,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物理现象。
相对论,诞生了两百年的基础物理理论,断言宇宙中没有物质运动、或能量传播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
早年间也学习过相对论,直到今天,方然也不认为这一体系是错误。
但超距作用,不仅存在,还在深层机理尚未厘清时,就衍生出“超距通讯”这样的匪夷所思之应用,这着实令他惊讶,哪怕是在开启新轮回的几十年后,也还是对此感到新奇,毕竟现在的自己才九岁。
年龄尚小,心智,也一点不成熟,方然很快将这些心绪抛诸脑后,他站起身,让机器人带着自己去找妹妹。
但,就在高远天穹之下,恣意行动时,一个深埋心底的困惑仍若隐若现。
时间,乃至与此相关的一切,
究竟是什么呢。
……
“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这问题,对漫长求索的人类而言,既简单又复杂。
对旧时代的一介平民,时间,可能仅仅意味着钟表的进动,生命的老去,凡此种种与生活直接相关的现象。
在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中,时间,则是独立于空间的物理量,均匀流逝,无始无终,实践中则退化为计量物质运动的参量,如果不是牵扯到人生的流逝,事实上,物理学家们往往对其意兴阑珊,更遑论探究其本质。
相对论体系,经典物理适用场景的一次延拓,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等量齐观。
直到今天,净土文明的基础物理体系,仍以相对论等一系列现代物理理论为基础,量子力学在其中略显突兀,
超距通讯当然就更是了。
表面上,超越光速的讯息传递,是一种诡异的“超光速现象”,但在白大褂们眼里,这种现象的奇怪之处,还不如说在于“时间”。
西历1648年,十岁的方然,在学校课堂上认真听讲,动手笔记。
学习,每一次轮回,都将会重新经历一遍,这种近似重复劳动的过程,是否是浪费时间呢,也许,但反正有无限长的生命,如何在一次次轮回的六十年里,获得新的思维,有独特的创造,自我意识的重构都是必须的。
何况这种学习,也是对意识深处所学的某种“唤醒”,效率明显要高一些。
净土世界的学校,多少年来,仍沿用建立初期的规划,教学活动则十分多样、随意,完全依学习者的自身兴趣而定。
尽管如此,教室里的十岁孩童,却都很认真,因为他们全都是自愿坐在这里,没有任何人、包括父母来勉强,至于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孩童,则可以选择其他课程,或者干脆这一世都消遣休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