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很多顶尖教授都是有个助理来帮忙,因为助理会非常的亲近,会牵扯生活上的一些事务,也会知道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信息,一般找的都是自己带的博士。
张硕并没有从事过教学工作,手下也没有任何博士生。
所以他决定找李刘双悦。
李刘双悦还是很适合的,她是自己的学妹,正跟着罗勇军读博,平日里也很亲近,兼职担任助理的角色正适合。
李刘双悦帮忙整理着邮箱,把一些不必要的邮件都扔进垃圾桶,留下的都是需要看的邮件内容。
下午的时候,李刘双悦就发过来一份清单,上面标注了一大堆的学术期刊,都是希望能争取发布《NS方程:湍流转变的奇点论证》,数学四大刊都在其中。
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张硕做出的报告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很多数学期刊都发了邮件,希望能够发表他的研究,顶尖的研究就是这样的,并不需要专门去投稿,而是期刊反过来希望能得到发表的机会。
《数学新进展》很有诚意,邮件上还标注能提供一万美元的稿费。
一万美元不多,但是意义重大。
学者把论文发在顶级期刊上,想要让所有人都能够免费观看,还要给期刊一笔钱,一般是两千到一万美元。
现在期刊反向给稿费,足以说明有多希望能发布了。
这是很正常的。
学者发论文是希望更多同领域的人能看到自己的研究,研究就能有更大的影响力。
张硕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发布的成果,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影响力,他甚至还直接发到了网上,任何人都能直接下载,也就根本不需要放在期刊上去助推了。
他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支持一下国内杂志。
科学院,《中国数学学报》。
这是创刊很早的数学期刊,主要刊登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具有独创性的论文。
《中国数学学报》也发来了邀请信息,和《数学新进展》一样,他们也愿意提供五万人民币的稿费。
五万人民币,比不上一万美元,但相差也不大了。
是否有稿费也只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因为不需要期刊助推的影响力,支持一下国内期刊自然也没关系。
在决定了发布的期刊以后,张硕还是耐心的整理起了资料,去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之前,他的团队刚完成了《电磁力、引力理论关联模型》的研究。
论文也已经投稿给了核子组织旗下的《高等物理学杂志》。
虽然论文进行了投稿,也给提供资金的科技处打了报告,但理论研究内容有很多,还是需要认真进行整理。
这些工作非常重要。
实际上,张硕已经站在了人生很重要的路口上,《电磁力、引力理论关联模型》研究完成以后,下一步就是要对于数学模型的解析进行研究。
这个研究可不仅仅是纯数学了,因为模型是非常复杂的,他们就需要实验来配合进行数值测定。
就像是NS方程的研究,NS方程是对于物理的表达,应用数学的研究就是用实验来测定数值,而数值就是NS方程的解。
电磁力、引力理论关联模型比NS方程更加复杂,想以纯数学的方式进行解集的研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需要实验来配合进行数值测定,以便对于模型更加了解。
实验测定,也同样是理论验证。
最初进行的实验还好一些,后续要研究‘强关联’,可能就需要进行高强度实验,和上一世‘电磁力干涉强力’实验类似……
首先,就需要大笔的经费。
现在要申请经费可能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