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宣皇宫。
赵益身披大氅,站在春和殿的最高处,俯瞰着整个陵阳城。
李安自菜市口和秦笙分别后,便匆匆赶往皇宫,他到处找赵益,找了大半个皇宫,腿都快跑断了,才忽地想起,皇上有可能在春和殿看雪景。
从前,帝后感情尚好的时候,他们,总喜欢在春和殿的最高处,相拥着一起俯瞰整个陵阳城的雪景。
果然,在这里,李安终于找到了赵益。
他循着赵益的目光望过去,正是菜市口的位置。他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帝王心里在想些什么,也不敢问。
等气息稍微喘得轻匀了些后,他才轻声开口禀告:“皇上,娘娘已经离开了。”
赵益“嗯”了一声,再无其他的话。
李安垂首立在一旁,陪他看了大半日的雪景,忍不住劝道:“皇上,这里风寒雪大,老奴陪您回去吧。”
赵益依旧闷闷地“嗯”了一声,又继续站了一会儿,这才缓缓抬步,慢慢走下阶梯。
“只只快生了吧?”走到春和殿殿门处的时候,赵益突然自言自语道。
他说完,看向李安,“我还欠她一个册封长公主的大典呢?”
李安心疼地看了眼赵益,立即垂下头去,试探着说道:“皇上是不是想念殿下了?算算日子,等开春的时候,殿下就该生产了。”
“算了,那些事就等到开春以后再说吧。”赵益突然叹了口气说。
云朝,敦阳城。
早朝上,百官上奏完奏折后,正眼巴巴地等待秦汉的那声“散朝——”
谁知,左等右等,众人等来了一道意想不到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昔朕初登大宝,四海未宁,然天恩浩荡,得朕之皇妹云禾于尘世间重逢,骨肉相连,情深意重。皇妹云禾,温婉贤淑,才德兼备,半年前与朕相认,实为云朝之幸,万民之福。
更兼时局动荡,逆贼云恕作乱,危及社稷。皇妹云禾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慷慨解囊,筹措军需,助朕平叛,功在社稷,德泽万民。其忠贞之心,勇毅之行,堪为天下女子之楷模。
今朕心甚慰,朕特下旨册封云禾为“安平公主”,赐封号“安平”,以彰其德。并赐封邑春胜郡,此地物阜民丰,山川秀美,愿安宁公主于斯地安居乐业,福泽绵长。
又念皇妹智慧过人,于国事有独到之见,朕特赐其“辅政之权”,遇有紧急国事,得朕旨意后,可代朕主理,以安民心,定国本。然此权非轻授,望皇妹秉持公心,谨慎行事,不负朕之厚望,亦不负百姓之期盼。
自即日起,诏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诏书一下,大殿内哗然一片。
赵稚穿着宽大的宫装,自偏殿缓缓走出,与云栎并肩站在一起,微微颔首,脆生生地说道:“我乃安平公主,在此,见过各位大人。”
丞相李牧率先出列,躬身行礼,言辞恳切:“陛下圣明,安平公主之德才兼备,实乃我云朝之幸。公主于国难之时,不惜己身,力助平叛,其忠勇之心,令人敬佩。今又得陛下如此信任,赐予辅政之权,实乃众望所归,臣等愿全力辅佐公主,共谋云朝之昌盛。”
言罢,群臣纷纷附和,赞声不绝于耳。
威武大将军李晔更是难掩激动之色,朗声道:“公主巾帼不让须眉,昔日筹措军需,助我军势如破竹,今日又得陛下重托,李某虽一介武夫,也愿誓死保卫公主与陛下,护我云朝安宁!”
文臣中,得云栎提拔的唯一的一名女官林婉清轻声对身旁的同僚道:“公主不仅才情出众,更有此等胸襟与胆识,真乃我等女子学习之典范。愿公主辅政有方,引领我云朝女子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