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47章 香客(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魏国和刘宋国一样,朝廷对道教和佛教分别设置了管理机构。

魏国管理道教的机构叫崇玄署,管理佛教的机构叫昭玄寺。

它们都直属皇帝领导,由皇帝派中书侍郎为联络官。

昭玄寺最高官员称“大昭玄统”,三品文官。

“大昭玄统”下辖两名四品昭玄统(文职)、几名五品都维那(武职),再往下的属官是六、七品功曹、主簿,若干名。

昭玄寺管理全国三万多座寺庙,200来万信徒,上千顷土地,以及众多物业。

表面上看,皇帝拓跋焘一声令下,昭玄寺应该闻风而动,带领佛教听从皇帝指挥。

其实则不然。

这“大昭玄统”、“昭玄统”、“都维那”等职位人选的确定,皇帝拓跋焘也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并不能随心所欲。

因为,佛教毕竟是教会,主打业务是经营信仰。

大昭玄统、昭玄统、都维那,甚至功曹、主簿这些官员,如果不能令教徒信服,则根本无法行使权力。

这种局面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魏国现任“大昭玄统”名摩难乂。他是由中书监穆寿推荐给太子拓跋晃的。

太子和鲜卑贵族都支持摩难乂。拓跋焘有时也有些头疼。

拓跋焘不知佛教最终操纵者是阴间轮回司,但他早就体会到了:凭自己九五至尊的皇权,想撼动现有局面,也没那么容易。

昭玄寺的框架,除了首都平城的最高衙署,也在州、郡、县设置机构,管理相应区域的佛教事务。

长安昭玄寺坐落在横门大街,距离未央宫北阙不远。

皇帝拓跋焘在长安城歇脚,征用未央宫为行宫。

中书侍郎王贞丰就是皇帝拓跋焘与摩难乂之间的联络官之一。他这次也在皇帝亲征队伍里。

到长安城后,王贞丰与其他随行文官一道,住在未央宫旁边的偏殿。

他打听到,长安城昭玄寺离驻地不远,便有意过去看看。

这天下值后,他向同僚打个招呼,换了便装,问清方向,慢慢散步踱往横门大街。

横门大街呈南北走向,是长安城最主要干道。

历史上,横门街两旁是历代朝廷各部衙署集中地。现在改成了雍州刺史部、长安太守部衙门。

王贞丰到了昭玄寺门前,见到衙署不过是一座小院,并不起眼。

透过围墙,看到里面的屋舍也不高。

太普通了,与首都平城昭玄寺的印象完全不同。——这是王贞丰的第一感觉。

他对门口两名卫士拱拱手,指着门匾上“长安昭玄寺”五个字道:“两位请了。在下路过此地,见到这匾额题字不凡,可是这屋舍却不大衬得起。请问两位,这是为何?”

两位卫士看看王贞丰,又互相看看,没有马上搭话。

王贞丰虽然身着便装,但他久待皇帝身边,出了皇宫,身上自然有些上位者气度。

加上他从未央宫那头踱过来,两名卫士也是有眼力见的。二人不敢呵斥他,但也不愿轻易搭腔。

王贞丰从怀里掏出一把铜子,塞在一名卫士手里,又拱拱手。

二人再次对望一下。

没有收钱的卫士对王贞丰拱手还礼,道:“谢过客人了。听客人口音是外地人,又从那头过来。应该是来自京城吧?”

王贞丰点点头。

那人笑道:“果然被小人猜中了。客人虽是便服打扮,只怕也是官老爷大人,微服私访来着?”

王贞丰微笑不语,既不肯定也不否认。

那人抱拳弯腰道:“不管客人是谁,小人这厢有礼了。”

另一人也收好铜钱,同样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