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中有当死罪囚三百,既必死于阵后,可不使其死于阵前,为国立功?
勾践闻言大悟,乃命诸稽郢连夜前去安排,当夜无话。
次日清晨,两军出营列阵,击鼓传命,预备决战。
诸稽郢忽命传令官:发出旗号,依计行事!
传令官领命,遂登将台,挥动令旗。只见旗门开处,越军阵中忽奔出三百赤膊壮汉,至吴军阵前二十步而止,分为三行站立。吴军不知何意,只可注目呆看,观其举止。
越国赤膊军列队完毕,俱都自腰间各拔短刀,飞快雪亮。第一排百人队齐声叫道:越王得罪上国,我等愿死,以谢吴王!
话音刚落,钢刀皆都自刺入腹,当即倒地。
吴兵甚以为怪,皆注目而观,不知其何故。
第一排越囚尚未全死,各在地上辗转哀号之际,次排百人跨步上前,离吴军只有五步,齐声大叫道:我等愿死,以谢吴王!
各将钢刀自刺心窝,当即倒地便死,血流遍地,淹及吴军脚踵。吴人大为惊恐,皆往回缩脚,阵角开始松动。
第三排越国死士再次跨步上前,距吴军两步立定,高声大叫:我等愿死,以谢越王!
说罢各举钢刀,齐向颈中一勒。颈上动脉血管切断,其血如箭,皆都喷到吴军脸上,。吴军五官皆被糊住,睁不开眼,皆都不由自主,往后便退,一时阵角大乱。
却不知第三排越国死士临终高呼,将“以谢吴王”改作“以谢越王”,便是进军暗号。
越王勾践闻之,便命击鼓鸣号。
鼓角响处,畴无余、胥犴帅各率死士,呼哨而前,冲入吴阵。勾践亲统大军继进,右有诸稽郢,左有灵姑浮,冲开吴阵,左冲右突,直奔吴王阖闾王旗而至。
吴兵阵角已乱,复经越王引军亲自冲杀,便即溃乱,不复成阵。越将灵姑浮驱车在前,只望着对方王旗麾盖奔至,却好正遇着吴王车驾。
灵姑浮大喜,奋起神勇,只一戟刺倒吴王左御,复一戟刺倒车右。吴王大惊,急令御者调转马头,预备逃走。灵姑浮撇却大戟,抽出佩刀,踊身跳上吴王战车,挥刀便砍。
阖闾叫声啊呀,身子望后便倒。右足自然跷起,正好迎着飞来利刃,被削个正着。
便听嗤地一声轻响,继而一声惨叫。原来那钢刀来势甚猛,早已斫下吴王两根脚指,连带半截脚掌。
灵姑浮一刀未中要害,暗叫可惜。刚欲再砍,耳边有人大喝:越狗,休伤我主!
话音未落,一杆长矛伸将过来,将灵姑浮手中钢刀磕飞。
吴王忍痛睁眼,见是爱将专毅到来,急叫:爱卿休要顾我,先杀此贼!
专毅应诺,回手一戟,来挑灵姑浮。
灵姑浮手中已无兵器,不敢支吾,急顺敌刃来势仰身,一个倒毛筋斗翻下王车,回到自己战车,绰起大戟,复来擒杀吴王。
专毅一戟退敌,眼见主公身被重伤,急立住大戟,来扶吴王。
便在此时,灵姑浮大戟已到,戟尖只在专毅背心里弄影。
吴王惊叫:贤卿小心!
专毅将身一扭,躲开要害,肋下铠甲已被掠开,戟尖入肉三寸,血染征袍。
经此瞬息耽搁,吴军已自猝不及防中反应过来,开始反击。
王孙骆见王旗倾倒,料知吴王有失,引领卫队及时赶到,救出吴王及专毅。
灵姑浮见成混战之局,己方大将皆未聚集,不敢紧迫,由是下车,拣起吴王所失半只脚掌,一只鞋屦,收兵回去献功。
吴军虽然善战,但见国君重伤,群龙无首,于是四散而逃;复被越兵自后掩杀一阵,死者过半,经历从来未有大败。
阖闾被救回营,因伤重难耐,急命班师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