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生天,簇拥秃发树机能而去。回首看时,三万大军,只余四五千人跟随。
正逃之间,探马来报,原来道口所堆石山皆是磁石,专吸铁器。
树机能闻罢大悟,复又惊讶马隆之能。
马隆以三千五百军大破鲜卑数万铁骑,从此威震天下。如此且战且进,不断获胜,即写成战表,遣人至洛阳报捷。
武帝在京,许久未闻马隆音讯,犹疑不定。众臣皆谓马隆此去必死,幸灾乐祸。
马隆使节到京,已是深夜,但思军情紧急,遂夜叩宫门,请黄门郎转呈捷报。
武帝深夜忽得捷表,不由大喜,急命下诏,授马隆假节,拜为宣威将军。
马隆拜诏领爵,率军到至武威。鲜卑拓跋部韩且万能闻之,遂率万余部众来降。
十二月,马隆引军大进,再与秃发相遇,展开激战。马隆复用神奇机械设伏,大破鲜卑叛军,并阵斩树机能。鲜卑余部皆降,凉州就此平定。
于是捷报再次入京,只有十二个字:经大战,斩秃发树机能,克凉州。
武帝喜不自胜,将奏表展示于群臣面前。贾充等满朝文武面含羞愧,再无他言。
秃发树机能既死,堂弟秃发务丸继为秃发鲜卑首领,但实力已衰,不能复与朝廷对抗。秦凉诸胡土崩瓦解,纷纷向马隆投降,不愿降者各自逃生,自此秦凉之变结束。
晋武帝大赏出征将士,遂任马隆为平虏护军,领西平太守,率兵南下,兴复西平郡。
自此马隆便督师河西,以为朝廷西北屏障,前后戍边十余年。
画外音:晋太康六年,乃是西元二百八十五年,发生三件大事。其一鲜卑慕容廆攻扰辽西,其二陈寿撰成《三国志》,其三晋武帝拜平吴功臣王浑为尚书左仆射,子王济为侍中。由此天下一统,兵戈不兴,民有所依,所谓“太康盛世”之时。
镜头转换,按下朝廷,复说江湖。
江南之地草长莺飞,春光烂漫时节。农夫插秧田间,耕牛行于陇亩,一派太平景象。
辰时刚过,忽听马挂鸾铃脆响,只见邵陵郡官道上行来三骑。
农夫刘四自田中直起腰来,抬眼望去,见来者乃是一主二仆,居中者是个员外,方面大耳,四十岁上下年纪,肋下佩剑,颇具官威。那左右两个侍从均身强力壮,威风赫赫,肋下各佩一把弯刀,举手投足间显见武功不弱。
那中年员外将手中马鞭微扬,高声问道:借问老表,此间离邵陵城还有多远?
刘四啊了一声,旁顾并无他人,才知是问自己,受宠若惊答道:尚有五十余里。官爷如此骑马走去,只需个半时辰便到。
马上员外笑道:如此叨扰,奉谢!
将十数枚铜钱掷于田梗,就马上加了一鞭,三骑扬尘而去。
字幕:列位看官!诸葛靓,字仲思,琅琊阳都人。故魏征东将军诸葛诞之子。
诸葛靓身系杀父大仇,虽蒙晋帝再三征召,毕竟不肯仕晋,甚至终生不肯北向而坐。今虽并无官职,但毕竟曾任吴国右将军,故此虽作常人打扮,行止间仍是难掩昔日威势。
眼见天下一统,四海升平,不耐在家闲住,忽然想道:往年我在东海曾遇徐元直道长,嘱我往即墨寻访胡峄阳先生。左右无事,何不往即墨走上一遭?
于是收拾行囊,吩咐妻子数语,带两个健仆葛英、葛明,各骑一匹烈马,出了庄门,逶迤向即墨行来,开始修仙访道之旅。
不则一日,三人进了即墨,正是夕阳西下之时。辗转打听胡峄阳府宅,满城并无人知。
诸葛靓暗自纳闷:莫非年深日久,是我记错了言语,还是伏龙先生调侃于我?
眼见日落西山,没奈何,只得寻一处整洁店肆住了,预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