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江口血战的同时,云梦泽之中,一支船队正在飞速的向北逃窜…… “快!快!再快点!” 此时的太史慈心急如焚,恨不得尽快离开,到江陵投奔刘瑁。 而在他的后面,则有无数艨艟正在飞速接近,显然正在追击着他,这是为何呢?还要从数天之前说起…… 说来也是倒霉,原本太史慈带着万余效忠于他的兵卒西逃荆州后,顺着罗水很快便抵达了罗县,此时的罗县已经被诸葛亮重新占据,但是诸葛亮追击黄盖入了云梦泽,并不在罗县。 因此在太史慈来投后,罗县也不敢让太史慈进城,生怕他是诈降,便派数人出城,在给太史慈一定补给后带他往江陵去了。 毕竟太史慈若去了江陵,在刘瑁大军的包围下,别说一万人,就是三万人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太史慈此时乃诚心归顺,况且自己还带着孙尚香,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便与罗县的几人一同入了云梦泽。 结果谁也没想到,被诸葛亮追击的黄盖却突然出现在了太史慈的前方…… “将军!前方发现船只!” 此时太史慈刚刚过了洞庭湖,正在往华容道方向驶去,岂料船只刚刚转过弯来,便看到数艘艨艟从一处河道拐入了主河道…… “什么旗帜?” “好像……是黄?” 太史慈眯着眼睛疑虑道:“是黄公覆还是黄汉升啊……” 就在太史慈的船队发现前方船队的时候,对方也发现了他们,而当对方发现了太史慈的旗帜后,根本没有与太史慈交流,而是直接向他发起了攻击! “将军!那上面写的好像是丹杨都尉!” “呵,难怪……是公覆啊……既然相遇那就不要怪我不留情面了!传令下去,准备还击!” “诺!” 气势正盛的太史慈自然不会惧怕黄盖,相反的是,想要加入刘瑁势力的太史慈还想要拿上一份战功再归顺刘瑁呢,这在后世便被称作投名状…… 此时的黄盖也是无奈至极,他在临湘被诸葛亮击败后,不敢从湘水撤回罗县,而是从益阳绕道逃入洞庭湖中,在洞庭湖和诸葛亮玩起了捉迷藏,好容易逃脱了诸葛亮的追捕,刚刚从洞庭湖出来,准备绕道江夏,看看是否能够与程普汇合。 结果刚刚从洞庭湖进入主道,就被手下告知后面出现了一只船队,更要命的是这是太史慈的队伍…… 黄盖还在罗县的时候就接到了孙权的加急文书,但是当时他急于尽快攻破临湘,因此并没有出兵阻截太史慈,但是太史慈带着孙尚香逃跑的消息他却是知道的。 因此在发现是太史慈的船队后,黄盖没有丝毫犹豫的发起了进攻,毕竟太史慈肯定不确定自己的身份,只要自己先攻,便占据了先机! “弓箭手!射!” “靠过去!准备接舷!” 然而黄盖依旧小觑了太史慈,作为孙策时代的仅次于周瑜的第一人,他不仅能打,而且水军作战能力同样一流。 况且此时的黄盖乃是败军,他还要担心诸葛亮的追击,因此交战不一会,眼看即将接舷战,黄盖怂了,他抛弃了十余艘艨艟断后,试图逃离战场。 于是太史慈开始追击黄盖,结果就在这时,十几艘艨艟突然从另一侧的水道冲出,直接将太史慈的船队一分为二,太史慈瞬间陷入了被动,那只船队上旗帜上正印着一个“潘”字…… “潘璋!他怎会在此!他不应该在吴郡侍奉孙权吗!” 太史慈在看到潘璋的旗帜后瞬间大惊,此时自己已经被拦腰截断,后方的船队被潘璋直接拦住,而自己则陷入了黄盖和潘璋的包围之中,攻守立转…… “传令!全军突围,往北!往北!” 原来潘璋接到孙权的命令后,也从江东往荆州而去,但是他没有走大路,而是在麾下一名长沙人的带领下,从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