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定要把罗金秋拖回来。
知青们、梁素梅以及县城的关海山,近段时间全心投入到建厂的筹备中,忙得不可开交。卫老太在收到电报后的次日,便匆匆赶往邮局,给孙子汇去了款项,还另发了一封电报告知,而这一切,她都瞒着那个总爱与她意见相左的儿子卫均义,生怕他横加阻拦。
资金到位后,选址问题便成了头等大事。由于关海山身处县城,对此更为得心应手,于是他主动承担起了寻找合适地皮的任务。为了争取到一块建厂的土地,他四处奔波,利用自己的人脉,频频宴请住建局的工作人员,但进展却异常缓慢,迟迟未见回音。
“陈哥,我之前跟您提的那事儿,现在怎么样了?”关海山再次向负责土地审批的陈力敬酒,语气中透露出几分焦急。
陈力轻轻抿了一口酒,叹息道:“老弟啊,建厂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就算是我们县的棉纺厂,从领导审批到正式运营,也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呢。”
关海山闻言,迅速从桌下取出一个装有两条“中华”香烟的袋子,递给陈力,诚恳地说:“陈哥,我这实在是没办法了,村里一群人眼巴巴地等着吃饭呢,地里全种上了豆芽,他们家里都有老有小,全指望这豆芽厂活命呢。”
陈力一见到这两条在这个年代极为罕见的香烟,眼神立刻亮了起来,态度也随之变得亲切许多。他压低声音“老弟,你知道这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但我可以给你指条明路。咱们县不是有个废弃多年的大粮库吗?那是从匪军手里缴获的,仓库、办公室一应俱全。如果你们不介意,可以把它修缮一下,直接用来建厂。”
关海山对大粮仓心知肚明,但苦于那是公产,不是随意可以占用的。他面露难色:“这主意是好,可那毕竟是公家的财产,我们怎么能随便占用呢?”
陈力再次举杯,一饮而尽,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主意我给你出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说完,他便起身离开,临走前还不忘炫耀般地在关海山面前晃了晃手中的香烟,“老弟,谢谢啦!”
关海山仔细思量后,觉得陈力的建议确实可行,若能利用那个粮库,将大大节省成本。于是,他立刻骑上自行车,火急火燎地赶往知青点,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梁素梅和卫知。自从得知卫知是幕后金主后,关海山在卫知面前总是毕恭毕敬,梁素梅见他这副伏低做小的样子,忍俊不禁打趣道:“关大哥,你这要是做起业务来也有这股子劲儿,不出几年,保准能成亿万富翁!”一番话逗得关海山笑得合不拢嘴。
关海山来到院子里时,正好看到田洼村大队长、宋雅芝和梁广川正在和罗金秋母女三人拉拉扯扯。
大队长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但他内心却十分尴尬。毕竟,他听说了梁广川出轨的事情,现在却被拉来当作调停人,这让他感到脸上无光。而罗金秋则表现得相当大度,没有对他有过多的指责。然而,知青点的许言却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她压低声音告诫大队长:“大队长,罗阿姨的老公出轨了,如果不是考虑到他是梁素梅的父亲,我们早就想要替罗阿姨出一口气并向上面举报了。对于这种出轨行为,一旦举报就可以定为流氓罪。你怎么还敢帮助他?你这简直就是在帮助罪犯啊!”
大队长听到这番话后,心中一阵怒火涌起,他恶狠狠地瞪着将他拉来的宋雅芝,眼中充满了不满和责备。
宋雅芝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罗金秋带回梁家,让她继续为梁家服务,成为他们的牛马。至于梁广川犯下的罪行,她并不关心。她只知道,如果罗金秋回到梁家,她将再次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并能够在眼皮子底下看罗金秋的笑话。
宋雅芝不再掩饰自己的真实面目,变得无耻而固执。她紧紧抓住罗金秋,毫不留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