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日报的这篇报道,含金量远超此前的任何一篇报道。 不但进一步稳固住了港岛第一大报的地位。 而且,还吸引了大量人群对于港岛未来的讨论。 这个时候进行移民,离开港岛真的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为了一个国籍,放弃了子女和整个家族的未来。 这值得吗? 不少人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而且,《让我活在亚洲最有希望的年代,就是现在》这篇报道虽然全篇没有提邵维鼎这个名字。 但是每一个事件都和邵维鼎相关。 斯沃琪和屈臣氏的崛起,各大品牌的推出。 提供了多少个工作机会,又给员工提供了基本的住房。 可以说,这两年的时间。 邵维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港岛的生活方式,和运作轨迹。 明报。 金雍读着这篇文章,忍不住击节赞叹。 “好,好啊!” “真是一篇雄文。” 看着文章落款,写着的正是“方莉”二字。 他转过头看向明报的总编潘越生道: “这个方莉之前是你招进来的吧?” 潘越生点头叹息:“是啊,当初我就是看她身上有一股子劲,没想到在我们明报待了才一年的时间,就被邵维鼎给挖过去了。” 说实话,他现在是真有些后悔了。 当初就应该再争取一下。 金雍倒是洒脱的笑笑:“朝阳日报的前身毕竟是东方日报,体量不下于我们明报。” “换做是我,能够执掌一家大报社的话,我也会跳槽。” “不过,咱们这些老家伙也得使点劲,不能被年轻人给抛下了。” 说着,他拉开抽屉,拿出了一份稿子道:“这是我这几天写的社论,你让人审核一下,没问题明天作为头版新闻。” 潘越生拿过来一看,双眼顿时瞪大。 文章的名字叫做——《中英谈判在即,论港岛之未来》 开篇一句便把他给震住了。 曾经有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挽民族之危难! 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辈后世之人,争一个太平盛世 当下民族复兴,港岛的未来,只可能在对岸 只可能,在中国 ....... 一系列的文章,一系列的报道。 以及不断上升的房价,和看得见的未来发展。 让原本悬浮不定,焦躁不安的港岛,慢慢的平静稳定了下来。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前往移民局的人突然变少了。 港币的汇率从6.79,回落到了6.43。 港岛本来有着崩溃迹象的地产大盘,竟然就这样奇迹般的稳定住了。 中环,陆羽茶室。 李钊基、郑宇通、郭德生三人又举行了碰头会。 郑宇通一进来,就看到两人脸色凝重。 笑问道:“怎么,是你们的房子不好卖了,没赚到钱?” 李钊基眉头一挑:“别说风凉话了,谁不知道你们新世界大发了一笔,卖出去一百多套房子是吧?” 郑宇通笑道:“彼此彼此,你们恒基在佐敦开发的楼盘也卖的不错。” 说完,郑宇通转头看向郭德生:“郭生,李兄一脸凝重我能理解,毕竟移民潮回落,他没法从那些老屋主的手上回收土地,少了一个大进项。” “但是你为什么也这么愁眉不展?你们新鸿基不是发展的不错吗?” 地产大盘稳定,这对于任何一家地产商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郭德生摇头叹息了一声,无奈道:“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是和人家邵维鼎赚的比起来,我们与他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了。” 郑宇通淡淡一笑:“前些年,四大洋行不也是如日中天,可现在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