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种得最多的是杨大山家,有七八亩。
在开挖前一天,大毛几个读书的放假回来了,把全村各家各户要留多少红薯做种的都计算好了,也预留了一些自家吃的。这个当然要留,东西种出来了,没道理自己不吃,以前水稻和小麦产量低就没办法,现在好不容易种出一个产量高的,怎么样自家都要试试。
留的这里面也包括自家和亲朋好友的。害怕大家到时记不住或是太兴奋了把数字搞错,大毛和杨柏林他们给每家都写了一个条子,注明自家留种多少,给谁家有多少都写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红薯挖出来一过称,得到惊人的数字,最低的亩有3200斤,最高的亩产有4500斤,这一串数字出来,惊呆了所有人。
挖出来的时候只知道很多,但不知道多少,现在实际数字出来了,村民都高兴得哭起来了,从来没种过这么高产量的粮食,虽然不是水稻、小麦,但也能饱腹不是吗?
村民就把提前写好的条子递给县衙的人看,县衙的人还愣了一下,青山村居然准备得这么充分。
唐言书看到了,让负责记录的人学着他们一样,把条子抄下来,下次再收成的时候就可以追查到记录了。
在青山村忙了两天才忙完,接下来就到齐星云庄子开挖了。
他们种得更多,但是齐星云说他们人手够用,但是经验不足,又请了狗蛋爷和铁头爷去做指导,当然,狗蛋和铁头也跟着去帮他们爷爷跑腿。
粮丰满仓,是老百姓的愿望,自己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到头来自己还吃不饱,多可悲。
也正是这样,小草儿才拿出高产的红薯和玉米,希望尽自己的能力让家里、村民的人不挨饿。
宝宝自带商场来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