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都不曾透过车窗,回望他一眼!如此说来,那舞厅里的冷落,心不在焉,也就情有可原了?
只是,过去的事情,终究是要过去的。
于是,这样一个夜晚,劳青峰应运而来?
“旧游新梦断,月落西江远”:这,这两句,何尝不是对往事的一声慨叹呢?对于我来说,风志轩毕竟已经是“旧游”了。而这样的一个夜晚,那皎洁的月光,我可一直都没见到过。此前的清辉,早已尘封在记忆深处。旧时的文字、照片,也已经蒙上了尘埃。如果把往事当做一面镜子,这镜面上的尘埃,我甚至都懒得擦拭了。
然而,我依然在找寻着风志轩的影子。从劳青峰身上,我看到了当年风志轩的影子。
“江上数青峰,寄声徐孺亭”:词人笔下,为什么会是“数青峰”呢?或许,人家只是实写,当时人家所看到的,确实是几座山峰。而我呢,由于眼下正揣测着这“劳青峰”,自然就会想着,其实,只有一个“青峰”!
此时此刻,我也没有什么“声音”,要寄到那“徐孺亭”去。
我只是在想,这“劳青峰”的出现,是不是就隐喻着,或预示着什么……这劳青峰的个头,应该和那风志轩差不多的吧?反正,如果不是仰着头踮着脚,那么近的距离,那么暗的天光,我是看不清他的前额的。
继续阅读
高中阶段,其实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当初,我只是路过,路过了风志轩的世界,再后来,出现了岔路,就各走各路了。因此,我不欠风志轩什么的。当然,风志轩也不曾亏欠于我?
过了那个村,就不要去想那个村里的那个店了。
这一切,风志轩应该也能想清楚。
现如今,我身在职场。作为职场之人,要找一个避风的港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接下来,我所要考虑的,就是和劳青峰相关的事情了。
劳青峰,既然姓“劳”,自然也就想着与眼睛和双手有关的事情。
对于他来说,出门之时装几张名片,是举手之劳。
帮我撑伞,让我不被雨淋,是举手之劳。
将名片递给我,也是举手之劳……
自然,我如果要跟他联系,也是举手之劳。然后,把雨伞还给他,也是举手之劳。而且,他似乎很期待这样的“举手之劳”。
这故事的开局,还是蛮不错的。
他既然能够把借伞做得那么不动声色,我的还伞,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就像一根丝线,隐隐连着我和他。
双方都不尴尬,这出戏,就容易往下演了。
把这样一次邂逅说成是“一出戏”,倒不是我游戏人生,而是,有些事情,时常给人以戏剧般的感觉。
此前几年,我是就读。作为一个学生,那种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梦,不是就没想过。只是,我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前程。以前,我在乡镇级中学待过一年,对于其中的酸甜苦辣,也是有所体会的。中学阶段的孩子,还不太懂事,用那句话来说,作为老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而如果教的是大学生,就要简单一些了。由于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课堂上基本就不会有什么违反纪律的现象了。也就是,只要把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也就差不多了。从职场的角度看,教大学,自然要比教中学,轻松一点。从刚刚那个过去的一个星期来看,对于职场,我基本上可以适应了。
这劳青峰,自然也是职场中人。
他将送名片这件事情,做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说明了什么?
即使做不成朋友,也可以有商务上的往来。
就算一时没有生意场上的联系,他也算是撒下了一张网。是啊,万一以后,我想起某些和文旅方面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