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胆大包天试如意,引得祸患覆东海 “是时候,检验多日修行炼器之术的成果了!” 在花果山东海岸,一片广阔的海滩之上。 玄奘一身白色宽袍僧衣,面向大海,如绝顶高手般,负手而立。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前方。 只见那梦幻般的海岸线上,铺展着一片,如绸缎般细腻柔滑的白色沙滩。 沙粒细如精盐、白如落雪。 轻柔而平缓的,逐渐没入湛蓝透亮的海水中。 海浪一次次推起丝绸般的涟漪,缓慢拥抱沙滩,也带来了阵阵微咸而湿润的海风。 “嗯,视野良好,足够宽阔……” 玄奘满意的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 之前听山上的猴妖说,这里还是孙猴子当年,乘着椰壳船出海的地方,相当有纪念意义。 但即使是如此,这片海滩,今天也难逃成为试验场的命运…… 玄奘嘴角微挑,缓缓抬起手。 此时他的五指间,正夹着四颗弹球大小,表面稍显磨砂质感的黑铁小球。 小铁球中,散发出阵阵法力波动。 没错,它们正是玄奘心心念念已久的——如意珠! 而且从品级上来讲,这四颗黑铁小球如意珠,已经不算低了。 能在后天之列中,超越法器级别,勉强达到下品灵器级。 当初,第一颗灵器级别的黑铁如意珠,被玄奘亲手锻造出来的时候。 即使是通天圣人的善尸瞧见,也被震惊了好一阵子。 不是下品后天灵器级别的如意珠,有多么稀少,有多么难能可贵。 问题,在于速度与材料。 速度是指,玄奘在炼器之道上的学习进步速度。 自从他在通天圣人的指导下,正式踏上炼器之旅的那一刻起。 到今天早上为止,仅仅只过去了十天时间。 玄奘从零起步,从最基础的汇聚真火、抡锤打铁开始,仅仅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已经能够铸造出灵器了。 而材料则指的是。 玄奘炼制的这四颗灵器如意珠,使用的材料竟然只是最普通、最普通的凡铁。 没有使用任何灵物、灵材,就只是最普通的凡铁。 当然,是经过神通精炼、剔除杂质,重新整合内部微观粒子结构后的凡铁。 这种进步速度,还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通天教主都曾感叹。 即使是他当年的首徒,最善炼器的多宝道人见了,也得自惭形秽、汗颜无地。 至于为什么能做到如此夸张的地步,玄奘最初认为。 主要原因在于,六翅金蝉赋予他的那两门神通。 熔金锻淬术与金蝉天目。 掌握熔金锻淬术后,无论触摸到什么炼器材料,玄奘都能迅速探明其属性特点。 无论是玄学层面的属性灵蕴特征,还是科学物理层面的,材质、硬度、韧性特征。 甚至在熟练这门神通后,玄奘连材料内部的元素组成、微观粒子排列结构,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在锻造熔炼时,玄奘更是同样能清晰的感知到。 炼器材料在高温高压,或者寒髓冰泉等极端环境下,材料内部属性灵气、粒子结构的实时变化情况。 可以极为精准的掌控好,铸造过程中的每一个,最最细微的小细节。 而凭借金蝉天目,玄奘更是能在法器坯子成型后,铭刻法则阵纹的这一步中,占尽优势。 想要让成品表现出,例如寒冰、喷火、大小变化,甚至强化锋利、坚韧等特性时,依靠的就是铭刻阵纹。 一切后天阵纹,都是古往今来的仙神们,从各类先天阵纹中感悟而来的。 寻常仙神炼器,皆需凭自己的感悟,将阵纹铭刻在器具内外。 阵成,才能算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