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
一个月火速过去。
泗水改道诸事,已经完成了分流,正在想办法截住原本的河道,这样就能于落鼎的地方,开挖寻鼎了。
却也有个问题。
那就是天气越发的冷了。
一众徭役劳工越发的抗拒下水。
没办法。
只能从军中选出几十名还算通晓水性的锐士,由李信带领下水去插竹子,把长竹顺排插好几层,然后再往里面运石料。
因为分流成功的原因。
水位已经提前下降了。
所以。
尽管李信的水性不太好,可关键的时候,我们的陇西侯就是能够眼闭着带头冲锋。
就问封侯级战将,不通水性,却仍旧拼了命的也要下水截流,你看着是什么感受?
选出来的关中锐士那肯定也没有二话的,立马跟进。
其次便是关中调来的劳工与徭役。
最后是楚地的劳工……
当然。
除了将领带头冲锋的精神激励,现场每天都是发钱的。
温度下降了。
确实会有人生病……
众所周知。
就先秦这个条件,你一旦弄出个发烧肺炎什么的,运气好或许只去半条命,运气不好,直接人就没了。
但没办法。
事情逼到了这个份上。
就必须得干成。
好在死了不少人,李信始终都没啥事儿,也算老天保佑。
大概十几日的工期,数千人忙前忙后,总算勉强把泗水主干道给成功截流了。
反正就是先顺排插竹子,再用麻绳把竹子固定好……
由于竹子与竹子之间,专门留有空隙。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开始竹子是不会被冲走的。
随着竹子插出三排,再扎好。
后续就是先行用船搬运大石头,依次顺着竹竿往下丢,反正有竹子挡着,石头并不会被冲走。
尔后就是不断累积出石墙。
石墙再叠着石墙。
直至堆出三排,水流立马骤减。
最后就是用细小的木料与石料,把临时的石坝夯实。
原本许尚还想搞水泥灌注来着。
后面发现没有高炉……温度不够,烧制不出成品的水泥……
但只要能够短暂截流就行,反正也不指望这个毛坯石坝撑多久。
是夜。
泗水落鼎处。
此间河道充满泥泞,他们已经进行了上报,就等明日太阳出来再开挖了。
至于为何要等到白天……
那自然是得让豫州鼎重见天日,图个上佳的寓意和兆头。
与此同时。
军武大帐,在蜂窝煤堆积而成的炉火旁。
李信正跟一众锐士席地而坐。
我们的陇西侯平时没什么架子,是真正能够做到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得人心。
不过他们毕竟是大秦的精锐之士,遂与劳工、徭役还是不同的,也处不到一块去。
即:李信带领众锐士自成一个团体,剩下的关中徭役与楚地劳工,则都是三三俩俩,与熟人结伴。
此刻。
某锐士:“嘶!还好有这蜂窝煤取暖,不然这个冬天真是难顶……”
李信接话:“楚地还算好的了,燕地才是真的冷,还有北境的极寒天气,听说撒泡尿都能冻成冰柱……”
某锐士:“哈哈哈,照军侯这般说法,岂非匈奴人很可能全都被冻的不是爷们儿了?”
李信难得的勾起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