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方面,其实要稍微的偏弱项一些。 他的强项主要在于人文社科,百家思想方面。 当然。 这里的强项和弱项。 都是许尚自己和自己对比。 如果跟一般人对比,那许尚就相当于没有弱项。 “夫子……” 正当郑国想要应声的时候。 尉缭子打趣道:“许公,你不会不懂都江堰的原理吧?” 许尚微微侧目:“尉缭,听你的口气,你很懂?” “咳咳。” 尉缭子轻咳出声:“我自然也是不懂的,不过我还是想看看许公对于都江堰的原理理解……像郑国这样的内行,他说的很多行话,我们恐怕难以听懂。” 尉缭子什么都好,最大的缺点就是习惯于煽风点火,喜欢给许尚出难题。 毕竟之前有什么事儿。 许尚往往都是随口便开解清楚了。 唯独对于都江堰…… 许尚选择了让郑国进行讲解。 这一下就引起了尉缭子的兴趣。 他忍不住就想出来搞事情。 却也顺应了众人的心意。 嬴政、扶苏和华阳太后都继续向许尚投来希夷的目光。 许尚有些无奈的扶额道:“这都江堰还真是有些复杂的。” 堰口这个东西,它是一环扣一环,不断完善而来的。 底层逻辑就是十分复杂。 无论内行外行。 只要能听懂,就都会感到叹为观止。 然后大赞李冰……不愧是千古名匠,着实牛逼…… “没关系,夫子随口说说就好。” 华阳太后笑笑道:“至于最终听懂多少,就全都随缘,反正今儿个也是顺路勘察水患什么的,就当开开眼界了。” 华阳太后作为最早接触许尚的一批人。 她现在的格局眼界,绝非常人能够企及。 这些确实都得归功于许尚的功劳。 人之一生。 本质上都在体验的路上。 学习新的知识,开拓新的眼界。 “好吧,那我就尝试讲讲看。” 许尚勾起嘴角道:“郑国,待会儿老夫若是讲的哪里不对,你可不能学尉缭子那般……必须得给老夫留三分薄面。” 尉缭子:“……” 郑国闻言连道不敢、不敢。 他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可能拆夫子的台。 郑国在政治方面确实比较弱项,但并不代表他就是个二愣子。 技术型人才。 到了郑国这个年纪,又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儿,很多棱角其实已经被磨平了。 这从某种角度来说。 也是有点悲哀成分的。 我们总是被倒逼着成为曾经讨厌的阿谀模样。 但这就是现实…… 接下来。 许尚组织了一下语言,便开始了对于都江堰的原理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