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66章 日新月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制度动手。

到时候他要废科举!

两年后的科举将会成为大明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这两年时间他要将大明百姓的识字率从20%提高到40%左右。

大明百姓20%的识字率放在这个时代已经碾压其余诸国,可惜到了螨青持续一百多年的文字狱,强行将汉人的识字率打压到不足10%。

这个冬天朱由校已经定下科教兴国的发展方针。

当然想要百姓识字,那不就提高全民素质,想要提高全民素质的前提就是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如今秋收已经结束,各地的粮食产量已经上报回京城。

山河四省强行推广土豆、红薯,种植面积高达2000万亩,种植的土地基本都是水浇地以外的次级田地。

平均产量在5-6石之间,达到水浇地种粮食的产量。

朝廷连续一年半征徭役开挖水渠,修整河道等水利设施,在整个北方持续大旱的时候,保住了粮食产量。

夏收结束后,在水浇地推广种植玉米1000多万亩,平均产量4石。

全年累计捕捞海鱼50万吨,沿海地区消耗新鲜鱼肉10万吨,剩余40万吨全部加工成腌制鱼干售卖到内陆各个地区。

大冬天的百姓躲在家里没事烤个红薯吃一吃,有条件的用土豆兑换几条咸鱼干顿一锅汤泡饭就算改善生活。

魏忠贤种植的几百万亩棉花也大丰收,现在魏忠贤建造的机械纺织厂已经全面开工,最多两年市面上的布匹价格就会被打下来。

朱由校去年让魏忠贤加工的新式军服今年事情太多,一直没时间推广。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朱由校现在纺织厂开工了,可以大量生产布匹,可以开始动手加工军大衣,有了军大衣御寒,辽东等九边军镇将士冬天日子会稍微好一点。

今年的冬天百姓不但不会挨饿,而且生活质量还直线提升。

这也是朱由校想从明年开始慢慢普及教育的底气,只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没有百姓会闲着没事想着造反。

剩下那些乡绅地主,心里不痛快想造反也拉拢不起人马。

在倭岛的捷报没有到达京城以前,朱由校在等福建的荷兰俘虏。

10月份,郑芝龙收回台湾后,荷兰总督普特曼斯要求面圣。

朱由校得到这个消息想想现在东南亚还不在大明控制范围,正好见一下荷兰使者,顺便敲个竹杠。

收回台湾一战大明也是损失了几百将士,消耗的人力物力总需要人买单。

荷兰人能赔偿银子最好,不赔偿那不就是谈判破裂嘛!

以后打荷兰也有的借口了不是?

毕竟殖民欧洲是朱由校计划中的一个小环节。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三月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