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尽量劝说百姓,跟我们一起转移。”
穿越之前,叶坤也是三国迷,喜欢看三国,研究三国。
三国纷争,蜀汉最后被灭国,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人口太少、兵源不足啊。
皇甫琳问道:“叶大人,我们大量迁移百姓进入平野县和天门郡,能养活吗?”
“金银珠宝和丝绸,全部卖掉,换成粮食,够我们撑几年了。”
叶坤胸有成竹:“战乱时代,大量耕地荒废。我们只要稳定了地盘,就能发展生产。我会改进耕种方式,让粮食增产一倍。”
上官季夫和皇甫琳各自惊愕:“你还会种田?”
“我本来就是种田人。”
叶坤哈哈一笑,取来纸笔,给荆州太守魏定山,写了一封信。
信上,叶坤很谦虚,先说起了月娟小姐和魏定山的亲戚关系,然后解释鲁表抢夺自己慈姑县陵山县的事,还诬赖鲁表挖了上官季夫的祖坟,所以,自己和上官季夫只好报仇。
然后,叶坤又表示,愿意把长沙一郡八县,送给魏定山,附上户籍田亩册。
上官季夫看了信,和叶坤联名签字,挑选了一些名贵珠宝,派人立刻送往荆州。
这样的话,就能稳住荆州军,然后慢慢搬东西。
次日一早。
叶坤和上官季夫,点兵排将,安排三千兵力,加一千俘虏,先押送重要物资,返回平野县。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官季夫,亲自带兵护送到双丫山。
双丫山作为一个中转站,也是一个驿站,可以让大家暂时休整,不至于太累。
叶坤留下来,动员全城所有工匠和家人,许以厚利,随军搬迁。
第一步把匠人带走,城中的生活就大受影响了,再动员百姓,容易一些。
有几个较小的豪绅,受到当地大豪绅的欺压,又害怕叶坤杀人,主动表示愿意举族搬迁。
叶坤组织兵马,帮着大家搬迁,一起上路。
还有许多穷人,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也愿意跟着叶坤走。
连续七八天,叶坤和上官季夫,都在忙着搬迁。
长沙郡府库之中的值钱物品,包括武库,都被搬运一空,但是粮食还有很多,带走了一半,剩下的实在带不走。
叶坤和上官季夫,最后组织了所有兵力,加上搬迁的百姓,能带多少带多少,退出长沙城。
留下五百骑兵,将府库中剩下的粮食,全部发给了城中百姓。
这叫做收揽人心,让大家记住叶坤的好。
至于城中的乡绅大户,叶坤秋毫无犯,临走还打招呼拉关系,告诉大家,如果以后有难处,就去平野县,自己热烈欢迎。
乡绅大户们也很开心,安排牛马骡车,帮着叶坤运送物资。
叶坤回到平野县的时候,整整过去了半个月。
都进入腊月寒天了。
王县丞和黄思忠,也带着自己的旧部,负责登记迁来的百姓,统计人口,发放竹牌身份证。
这两个家伙别的不行,负责记账登记什么的,都很在行。
叶坤看了看呈上来的登记册,此次收编长沙军一万,战马七千。
兵马这一块,叶坤和上官季夫平分了。如果叶坤全部吞下,恐怕也难以消化。
还有工匠和百姓,六千余人,全部由叶坤接收。
珠宝丝绢,全部给了上官季夫,让他去换硝石硫磺明矾煤炭和钢铁等物。
金银铜钱,叶坤分了两成,上官季夫分了一成。
回到平野县,叶坤犒赏三军,包括降兵在内,都拿了赏钱和酒肉。大家轮流休息,每人五天假期。
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