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浅笑着温声接了我的话头,文绉绉地说:“弯弯绕绕的绿色与同样弯弯绕绕的黄色并行,好似你瞧不上我,我也瞧不上你,其实它们都知道,早晚要在一个河床上奔腾不息,再一同汇入更大的江海,但就是要把我不服你的倔强,泾渭分明地展现在河面。”
“明明是我亲眼所见,你倒说得比我活灵活现。”很不服气,我就手又递给他一杯热茶。
“虽未亲见,你已描绘得栩栩如生。我记得自己所读过的书中,也曾有过此景的记载。”
哟,怪不得。
书读得多,就是不一样。
.
“你师父功夫了得,教你可有甚特别心得?且说一二”他充满了好奇。
“你的问题太大了,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楚。
这样吧,我把师父说的道理也讲给你听听。
师父常教导我说,比试的两个人若力量悬殊过大,弱的一方纵然能取巧,也不易全身而退,自然讲求损失越小越好。
而势均力敌的两个人就不同了,成败往往在一念之间。
抛开术本身的高下而言,计较的往往是道的心得。
这么说吧,术能专攻,道却由心生。
所以,哪怕是同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弟子,往往都各有所成。
成就的高低多不在术而在道。”
听我如此说来,他一下兴致盎然,腾得坐起,就手给我倒了杯热茶。
.
受了他的敬,我很是自得,继续洋洋洒洒地说开来。
“术的累积和道有关,某一日悟了道,算厚积薄发。
继续阅读
术的累积也和道无关,很多人一直都在悟道的路上,却最终未必能够得道。那一日,师父还对我说,”
我得意地学师父的样子比划。
“我说这些,你未必能懂。
但现在的你,虽然不懂,却生来自有习武的天分,走在武道的路上。
我也指点过许多人功夫,但太多人都着眼于功夫本身,所得甚少。
而你,小小年纪,一点就通,好似身有道性,只需在术上累积。
自古都是悟术容易悟道难,前者可以通过日积月累,后者却讲求机缘巧合,可遇而不求。
你,小小的嫣然,便是那个机缘巧合之人。”
.
他的双眼放光,对我竖起拇指。
“高人的见解果然与别人不同。
不仅是慧眼识珠,还能因材施教。
嫣然,你实在幸运,先天既好,还有后天相助。
你师父的道理不仅可以用在武学上,就是世间事,也可触类旁通。
怪不得,你教我射箭时所用之法就与别人不同,但效果更好。”
他频频点头,“将来若有机会见到令师,我一定要好好讨教。”
.
“对了,听说你有匹神马,如何得此缘分?”他又问。
“你倒是知道得多。”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却不曾有分毫犹豫,将与雪龙结缘经过一一道来,说到自己与雪龙在草原上并肩奔跑,禁不住心花怒放,手舞足蹈。
他一脸羡慕。
“也只有你,才配得此良驹。”
听他这么一说,倒叫人有些神伤。
和雪龙一别,就快三个月了,不知它可好?可曾惦记着我?
.
见我失神,他怜爱地望着我,伸手捋了捋我的头发,嗔怪道:“平时倒是一个大人,这会儿,是个小孩。”
我朝他做了个鬼脸。
他缓缓地坐直了身子,轻轻地揉着我腕上的老茧,抬起来亲吻,“都是你从前吃过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