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的声音低沉而冷静。
战机迅速爬升,进入高空飞行状态。它的机翼采用了可变形设计,能够根据不同的飞行状态自动调整角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阻力,提高机动性。在高空中,战机如同一只灵活的鹰隼,不断进行侧翻、俯冲、急转等高难度的机动动作。
“机动性测试完毕,战机表现优异。”飞行员的声音中带着激动,“这架战机简直是为空战而生!”
指挥塔内响起了一片掌声,李卫东却依旧保持着冷静。他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战机还要进行更为严苛的测试——大气层与太空的交界处。
第二次测试:突破大气层
几天后,空天战机的第二次测试正式开始。这一次,它将飞离大气层,进入太空边缘,测试在极端环境下的飞行能力。
“所有系统检查完毕,准备起飞。”飞行员的声音再次从通讯器中传来,他的语气中带着期待与紧张。
“起飞!”李卫东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战机再次启动,离开了地面,迅速爬升。在短短几分钟内,战机便突破了大气层的上层,进入了稀薄的高空。这里的空气已经极为稀薄,但战机的空气呼吸引擎依旧表现出色,能够继续提供推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准备切换到离子推进模式。”李卫东通过通讯器下达了命令。
随着飞行员的一声确认,战机的推进系统瞬间切换,空气呼吸引擎关闭,离子推进器启动。战机在太空边缘的无空气环境中继续加速,离子推进器虽然推力较小,但能够持续工作,确保战机在太空中长时间保持高速飞行。
“推进系统正常,离子推进器运行稳定。”飞行员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
战机在太空与大气层的交界处飞行,周围的世界一片寂静,地球的弧线在远处隐隐可见。这里是人类从未涉足过的领域,而这架空天战机,正以超越时代的速度在这里翱翔。
“准备返回大气层,测试再入能力。”李卫东的声音再度传来。
战机开始调整姿态,准备重新进入大气层。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战机将承受巨大的空气摩擦和高温,这是对机身材料和冷却系统的极大考验。然而,战机的表现依旧相当出色,它的机身表面在高温下依然保持稳定,冷却系统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
“再入成功,战机状态良好。”飞行员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指挥塔内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李卫东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知道,空天战机的测试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空天战机经过初步组装和性能测试后,李卫东和他的团队决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战斗模拟训练。这不仅仅是对战机性能的验证,更是对战机在实战环境中的作战能力、机动性、武器系统以及飞行员反应能力的全面测试。空天战机的目标不仅是要在实验数据上表现出色,更要成为未来太空战场上无可匹敌的空中霸主。
李卫东站在巨大的全息指挥中心,目光沉稳地扫视着战斗模拟训练的准备工作。训练计划已经制定得详尽无比,涵盖了从大气层内的高速空战,到太空中的无重力作战环境,再到复杂战场中的多机协同作战。
“今天,我们不是在测试一架战机,而是在验证未来战场的主宰。”李卫东对身边的工程师们说道,语气坚定而充满力量。
训练场景一:大气层内的高速空战
第一场模拟训练将在大气层内进行,主要测试空天战机在高空高速状态下的机动性和武器打击能力。战机的目标是模拟敌方战机群,在高速移动中进行空对空打击,并在复杂的空战环境中迅速调整战术。
战斗模拟的第一阶段已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