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人从佛教的角度来阐述《天下无贼》这部片子。
“ 实际上,自影片序幕拉开,当“天下无贼”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之时,便已悄然预示了片中人物的宿命轨迹。
“天下无贼”四字,采用了佛教艺术中经典的鎏金镌刻字体,熠熠生辉。
其背景,则是一幅庄严的佛像壁画,静静铺展。
这些精心设计的视觉符号,无不巧妙地蕴含着“佛”的深意。
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引领并决定着每一位角色命运的因果轮回。
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
王丽本是贼,即使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为了自己的孩子。
她想金盆洗手,一心向善。
正是这份向善之心,为她种下了善因。
最终,她收获了善果,得到了救赎,迎来了新生。
相较于王丽,王薄则是一个罪恶更为深重的人。
然而,佛家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王薄最后回了头。
虽说他未能亲自品尝到自己的善果。
但他的善行已惠及王丽及他未来的孩子。
而王薄的死,正是他过去种种恶行所结的恶果。
有些因果,一旦种下,便无法更改。
傻根才是善因结善果的最好体现。
他能得到两位高手的保护,甚至都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这是他求来的吗?是他拜来的吗?
当然不是。
或许有人会觉得,与傻根这样的人交往,能占到不少便宜。
因为他傻啊。
然而,这些人所得到的只是蝇头小利。
继续阅读
而傻根所收获的,却是人生的大智慧、大福报。
人生在世,善行与恶行皆无穷尽。
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丝毫不爽。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
一念愚即般若绝。
一念智即般若生。”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纷纷在下面留言。
“大师,我悟了!”
“还能这样!”
“我们看的是一部电影吗?我怎么感觉我就看了个热闹!”
“你们的理解太深刻了,我得重温一下!”
……
一篇关于偷,一篇关于佛的文章火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何尝不是一种因果呢。
而《天下无贼》这部电影的评分,也是空前高涨。
9.2的高分,直接让那些没看过的人坐不住了。
即便是看过的人,在看了这两篇文章过后,也是准备二刷的。
不得不说,有些影评是可以直接带来票房的高涨。
圈内的人看到这情况,也都懵了。
“还能这样玩,看来以后得请专门的写手了!”
“这些影评,比广告费都好用,早知道这样,直接拿钱砸影评就行了!”
“有意思,以后要在这上面下功夫了!”
……
影评促进票房增长,这一现象本身无可厚非。
然而,其前提条件是电影本身的质量必须过硬。
毕竟,观众并不傻。
若仅凭影评的虚假宣传将观众骗进影院,那观影结束后,只会招致更加猛烈的谩骂。
到时候就是被反噬的结果。
也就是所谓因果报应。
一首军中绿花,唱哭边境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