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地方的苏联空降军,很自然的被苏军指挥部,当成了堵漏的精锐步兵。
PS:空降兵可以使用轰炸机空降,但重型装备想要空投,就必须使用合格的运输机。
至于能被薯条军工选为“浑水摸鱼”对象的ZiS-3加农炮,则又是一款苏联军工人,冒着风险搞出来的经典武器。
其设计师瓦西里·格拉宾,是在苏联军方不感兴趣,和战前苏军坑爹的炮兵装备总监——克里戈里·库利克的各种阻挠下,自行生产,并测试的。
不过很快,其优秀的性能,吸引了大胡子。
而获得大胡子“炮兵系统设计的杰作”评语后,该炮于1942年年初,获得炮兵武器生产最高优先权并全面投产。
该炮在战争期间,产量高达门,是苏联钢雨中的中流砥柱。
4、拼战损,全歼罗马尼亚军队
在上面的火力差距下,空降第3军约1万人,想要强行吃掉,包围圈中可能负隅顽抗的罗马尼亚两个师约3万人,确实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
而相比陆军的损失,南方面军空军,在两天的空中大决战式战斗中,损失更为惨重。
对于战斗机部队,短暂而剧烈的两天决战,直接让南方面军空军可用战斗机数量锐减2/3(640架仅剩不足200架),特别是因为性能优势,而被用来到处堵漏的100架Mig-3,在两天的交战中已经完全损失。
继续阅读
可以说,在其它系统性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骤然拥有薯条通信提供的预警、协同与指挥能力,让苏联空军战斗机部队,陷入了一种病态的亢奋状态。
这种状态,在短期内能让全面落后于德军空军的苏联空军,与前者打出五五开的局面,而短暂的高峰期一过,体虚的苏联空军就直接“暴毙”了。
对于轰炸机部队,由于苏联空军经验不足的问题。
让原本通过改变作战方式,损失得到极大减小的轰炸部队,在6月25日德国空军有意拦截的情况下,损失暴增,并超过了历史同期损失(268架仅剩不足100架)。
以至于在6月26日,别利奇防线告急时,轰炸机部队根本无力提供帮助。
综合上述情况,原本历史中在7月底,还有468架飞机可用的南方面军空军,现在只有不足300架飞机可用了。
当然,与之相对的是德罗联军空军,同样遭受了超过160架的损失。
特别是在德军全力攻击别利奇防线时,德军轰炸机部队,在苏联空军战斗机的绝命拦截下,损失远超历史同期。
(一些解释:
德国空军在罗马尼亚战线的损失
历史中,南方面军空军,在罗马尼亚战线的拉扯,表现出了远比其他西部军区空军更好的战斗力,与组织能力。
比如,德国空军在占据别利奇机场后,于7月12日遭到了南方面军空军的空袭。
这波攻击,直接给错误认为苏联空军,已经失去抵抗能力的德军空军制造了巨大损失。
14架飞机在地面被全毁,其中包括11架Ju-87,这直接影响了之后德国俯冲轰炸机部队,对前线的支援。
最终,持续一个月的比萨拉比亚地区空战,让德罗联军空军损失了154架飞机。)
……………………
而与空军的损失相比,德国陆军的损失,事实上并没有比德国人感觉上的大。
其损失同样主要集中在,对别利奇防线的攻坚中。
但由于苏军炮兵与坦克兵,因为各种问题,未能发挥出全部力量,德军步兵的损失,相比未来将要发生的一些惨烈攻坚行动,要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