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3章 再见立陶宛的多样性(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批人成了支持当地苏联驻军的主力,并影响了不少当地人。

而当地更多持保守态度的立陶宛人,虽然也承认他们所希望的和平,在苏联控制下实现的可能性更大,但因为这些外来者支持苏联驻军的行为,他们也不可避免的认为这些人是仇视立陶宛人国家的。

双方的矛盾,在双方各自的激进派之间一度发展到了街头暴力的水平,而这种矛盾,则在后续苏立关系发展中影响很大。

比如当苏芬战争结束后,苏联重新将目光转回波罗的海三国时,这些矛盾成了苏联最终彻底将三国并入苏联的众多抓手之一。

不过在此期间德国人手脚也不干净,一直对立陶宛被苏联控制耿耿于怀的小胡子指示的德国特工人员,始终保持着与明面上一直在宣扬立苏友好的斯梅托纳政权官员的秘密联系,后者持续性的向德国提供了苏联军事基地的详细情报。

而在历史中不断进入这些地区成为地主的德意志人(上次提到的从宝剑骑士团时期开始的德意志东征行动),在德国的返乡帝国计划——让旅居外国的德意志人将当地的财产卖掉,返回德国以充实被德国兼并地区的人口——执行后,在当地创造的——获得了德国人馈赠——必然亲德国的群体,同样成为了一股政治势力。

甚至当苏联决定彻底搬走斯梅托纳这个独裁政权时,害怕被清算的独裁者斯梅托纳,也是通过跑路德国的方式离开的立陶宛。

PS:这位控制了立陶宛十余年的独裁者斯梅托纳,在逃离立陶宛时还携带了许多重要文件与一大把现金,并最终辗转跑到了美国,直到1944年1月死于一场发生在其家中的火灾。

而有了上述背景,我们即使无法分辨欧洲谁说谁有理的领土问题到底如何。

也可以知道在1940年苏联控制立陶宛过程中出现的当地举着鲜花欢迎苏军到来的人群,和1941年德军进军过程中出现的迎接德军到来的人群。

虽然都包含被苏德双方鼓动出来的部分,但都有相当数量的,组成复杂的确实认为苏联或德国能让他们过的更好的人。

并且在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因为政治主张不突出,而没有被记录在主要历史文献的沉默者。

而这就是处在大国争议地区普通人的真实状态。

2、达努托·斯达妮莉内

致敬,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加入苏军,并获得了三个级别“光荣”勋章的立陶宛女战士达努托·斯达妮莉内。

其人在1940年苏联吞并立陶宛之后,加入了集体农庄。

PS:虽然集体农庄政策,因为一些地区一些特例的存在,被很多人说成了反人权的政策,但其却在事实上狠狠地为苏维埃政府拉拢了一波农民群体的好感,特别是波三小,白俄罗斯、乌克兰地区,另外一位更着名的集体农庄培养出来的人才,便是白俄罗斯现任总统卢卡申科。

继续阅读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斯达妮莉内随同许多立陶宛人跟随红军后撤,被疏散到了雅罗斯拉夫尔州。

一路之上她目睹德军肆虐、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心中燃起了对侵略者仇恨的火焰。

于是1942年,达努托·斯达妮莉内参军入伍,加入了以立陶宛人为主的立陶宛步兵第16师。

从最初的火头军做起,最终成为了在一线战斗的机枪组组长,一直打到了战争胜利。

1945年,斯达妮莉内复员,回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定居。

后来还当过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代表。

而在战争结束以后,斯达妮莉内还先后荣获了十月革命勋章、劳动红旗勋章、一级卫国战争勋章等荣誉。

1994年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