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了陆爷爷一些人参根须,没收钱,他这才要送我一套京市的房子感谢我的。”
听了原因,许家娣这才放下心来。
“家乐,那房子在哪?多大的啊?”
许家乐抓了抓头发,道:“我也不清楚,陆爷爷说全部交给他,我什么都不用管。”
晚上睡觉的时候,许家乐倒是睡的很沉,但是其余几个人却怎么也睡不着。
家里一下子出了个暴发户,几个人兴奋的睡不着觉。
就导致第二天早上,除了许家乐,剩下的几个人都是无精打采的。
孙远出门之前,对许家娣道:“家娣,我晚上要带几个人回来吃饭,晚上咱们就吃火锅吧。”
许家娣看了孙晓梅一眼,点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孙晓梅自然知道他哥这话是什么意思,一张小脸上飞上了两朵红霞。
等孙远走了之后,许家娣就出门去买火锅用的食材,留下三人在家里看孩子。
许家娣回来的很快,回来的时候手里已经带了鲜羊肉和蔬菜,身后还跟着两个人。
竟然是郑鹏和郑老爷子。
“郑鹏同志,郑老爷子,快进来。”
许家娣招呼着人进屋,郑鹏环顾一周,道:“许团长不在么?”
“他去部队里了,要今天晚上回来。”
郑老爷子清了清嗓子,道:“我俩今天是上门和许家乐小同志道谢的,火车上真是谢谢你了。”
“都是应该的,能帮到您我心里也高兴,郑爷爷,您身体怎么样了?”
“郑鹏昨天带我去医院检查过了,多亏了你那片参片,大夫说没什么事了,就是要注意休息,我这个孙子非让我退下来,搬到他爹家住。”
“人家大夫都说了让你别那么累,你天天在出版社,事情那么多,哪里有时间休息。”
郑鹏开口解释。
“郑爷爷您在出版社上班么?”
许家乐没想到这么个脾气古怪的小老头竟然在出版社上班,光看外表,郑老爷子看着可不像什么读书人。
“看不出来是吧,我可是大学生呢,解放战争打完之后我就回京市这边了,一开始在报社干,报社那边太累,我就申请调到了出版社这边,没想到现在我这个大孙子现在连班都不让我上了。
不过我都这把老骨头了,想从前爬雪山过草地我都是打头阵的,现在坐个火车都能差点见阎王,人啊不服老是不行,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郑鹏赶紧结婚,再给我生个重孙子带,这样我退休之后也能有点事做。”
“爷,你咋总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呢?你忘了咱们今天是来干啥的了?”
“啊对对对,我都是老糊涂了。”
郑老头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无奈道。
“小同志,你救了老头子我的命,我欠你一条命无以为报,我在京市这边还是有点人脉的,你要是愿意,毕业之后可以直接来这边上班。”
这是直接帮忙把工作安排了。
现在城里的工作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好找了,基本上都是单位的人给自己家孩子预留出来的萝卜岗,这直接导致了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无业青年,加上粮食压力,这才直接导致了一年之后大规模的下乡运动。
“郑爷爷,我今年才十三岁,要毕业还要好几年呢,但是我还真有一件事想请您帮忙的。”
“你说,只要我办的到,就算我办不到,还有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郑老头只有一个儿子,郑老头的儿子在铁路局上班,郑老头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里,只留下年幼的儿子和妻子守在家里,建国之后日子好不容易好过一点了,郑老头的媳妇却去世了,因为这件事儿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