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97章 魏延造反的可行性 诸葛亮的东吴吃瘪成长经历(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工作经历让意气风发、天马行空的诸葛亮,变得谦虚谨慎、步步为营。而习惯集思广益的习惯,源于此前一次在东吴的经历。

在刘备占领益州之后,孙权要求刘备归还荆州,老赖刘备一直拖着,直到孙权陈兵边境,刘备才决定将长沙三郡归还。孙权也十分开心,便邀请诸葛亮,来到东吴都城建业。

诸葛亮来到建业之后,听闻孙权要建造一座高大上的佛塔,名叫报恩寺(在今江苏南京)。诸葛亮不仅精通兵法韬略,还是一名能工巧匠。他立刻设计了一张图纸,设计了一座高度超过20丈的佛塔(30多米),给塔顶上又设计了一个高度为5丈的铜葫芦,铜葫芦的重量达到4000多斤。借助建造佛塔的名义,来打探东吴的真实国力。

诸葛亮的设计,唯此铜葫芦最为难以建造,一时之间难住了东吴无数能工巧匠,直到三个皮匠的出现,揭下了孙权的告示,才帮助孙权化解了这次尴尬。

三个皮匠首先砍伐了一棵十几米高、两米粗的大树,通过雕刻和拼接,把大树制作成一个葫芦模型,接着,以木葫芦做胚子,用许多张水牛皮蒙在表面,一针一线缝制成牛皮葫芦,然后,在牛皮葫芦上竖着划出一条等高的口子,掏出木葫芦,又把牛皮缝好,就这样制作好了铜葫芦的模子。

最后,把牛皮模子埋在沙土里,给模子里面浇筑铜水,最终,做好了诸葛亮所要求的铜葫芦,尺寸、重量都不差。诸葛亮看到亮铮铮的铜葫芦后非常惊讶,赞叹东吴是藏龙卧虎之地,不敢久留,便立刻起身返回益州。

于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俗语便在东吴流传开来,这件事情让诸葛亮对群众的智慧不敢小觑,从此更加注重调研和听取他人意见。

会上,各位将领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但大多是些平平无奇的策略方针,我在一旁听得百无聊赖,默默观察丞相的神态,一直是不动声色。直到魏延站了出来发言,说出了他的谋略。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