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还没骂完,就被生平最听不得人骂他狗娘养的一个大汉给一脚踹死。 李氏死不瞑目! 等官府的人赶来,十死九伤,而那些参与打架的,一见衙门来人,忙都跑了。 这些衙役也知道这种事管不住,谁让他们县里没有充足的粮食,也没充足的工作机会呢,管得了这头,管不了那头,也就没去追。 自此,姜发财家只剩姜二勇和姜小勇两人。 奈何两人是真养不活自己,而这个县官府救济也养不活他们,他们干脆头上插了根草,跪在路边,然后被一户人家买去当奴才,入了奴籍了。 …… 两日后,姜生财、孙氏、田氏、萧富山四人又准备了不少馒头,让送去给登平县各处粥棚,发给饥民吃。 大人一人发两个,小孩每人发一个。 姜生财他们本来是想再弄些鸡蛋和包子什么的,不过因为姜宁宁说,弄鸡蛋包子的钱,用来买馒头,能让饥民吃好几顿,顶好几顿的饿。 说现在饥民的问题不是要吃的好,而是要有东西吃,能活下去。 而这样,也更是能减轻衙门的负担。 衙门因为要给逃荒过来的饥民发棉被、冬衣等,又是一大笔开销,势力也就会没有那么多钱买粮食救济灾民。 这又不能让人饿死,又不能让人冻死,施粥其实才是最上策。 就连富户们再次伸手救济,也都是施粥,或者发馒头。 姜生财他们觉得很有道理,自然仍只准备了馒头。 不过想着隔壁县的烧烤铺子已经有段时间没去看过了,而要是从县北面过去的话,肯定近很多,所以登平县北面出入口这边粥棚的馒头,姜生财四人自然就亲自送了。 顺便也在这边帮着发馒头,减轻一下衙役的工作量。 等发完馒头,正好通过这条路,去隔壁县。 姜宁宁正好也要查隔壁县烧烤铺子的账,自然一块来了,此刻,自然也在帮着发馒头。 “姐姐。”忽然,一双小小又黑乎乎的手朝她伸来。 姜宁宁抬眼一看,乐了。这小孩眼睛亮晶晶的,满眼期待,后面还跟着十几个这样的小孩。 “给。”姜宁宁学着小孩奶声奶气的语气,弯腰给小孩俩手里放了一个馒头。 “谢谢姐姐!”小孩开心的都要蹦起来了。 然后赶紧跑开了,让身后的小孩能上前,也能拿馒头。 姜宁宁自然是一个一个的发了。 姜氏一族的大人是让他们家中孩子先在前面排队领馒头,他们在后面排队,这样也好顾着孩子。 但在最后面排着排着,他们发现,发馒头的那几人当中,有个人的长相很像他们族里的姜金根和姜银根。 “好像更像金根。”姜二爷爷说道。 “我也觉得更像金根。”有人附和。 “我怎么觉得更像银根呢。”另一人却道。 立刻有个老奶奶说道:“金根和银根本来就是亲兄弟,长的很像,争啥,去问问不就得了。” “对,我也觉得要去问问。” “还是别问了,”另一位老奶奶却反对,“你们忘了上次那个姜发财了?说回去问问爹娘,也就是问问银根夫妻俩,结果呢,这都几天过去了,也没见个人影回来找我们。 我看啊,就是不想认我们这些族里人了,躲着我们呢。不然当天肯定就来了。” “就是。”有人附和。也不乐意问。“肯定是怕我们要他们的接济,才连回来告诉我们一声都没有!真是的,我们就是太过欢喜他乡遇到亲人了,至于让他这么误会么!我们哪里说要他们的救济了!” 说到后面,这人都委屈死了。 姜五爷爷道:“那个姜发财应该是躲着我们。但这人……衙役不是说,现在发馒头的,其中两个是萧县令的爹娘,另外三个是萧县令未婚妻和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