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镜伍(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他有心看这套枪法,剑招引而不发,从容取了守势,口中不忘问道:“这是什么枪法?”

杨妙真也知此人厉害,并不冒进,反是撤开几步,道:“梨花枪!”。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距离拉开,长枪蓄力更足,威力也是倍增。

李全使两把单刀,却是近身缠斗,长短相宜,配合也是无间。两人合力,堪堪与霍远战个旗鼓相当。

此际韩复身后六人跟着杀上,杨安国身后也有人相迎,林中刀光剑影,各处都有人鏖战。

萧平安三人凝神观战,大半注意力,倒都在韩复与杨安国身上。这两人都是未动兵器,一双肉掌斗的凶狠,一时也是难分高下。

韩复以家传“无影拳”扬名,拳法自是不俗,一双手掌如穿花蝴蝶,难觅其踪。

杨安国以快打快,也是一路疾如奔雷的拳法。只见两人之间一片模糊,竟是快的看不到手臂。若不是不断有“乒乓”巨响,只道两人根本未曾出手。

宋源宝越看越是惊奇,道:“这姓杨的使得什么功夫,难道是‘八风玄功六步架’?怎如此厉害?”

萧平安点头道:“是八风玄功不假。”

宋源宝道:“我在徐州一带,见人使过这拳法,不过三流功夫。这卖马鞍子的使出来,怎是截然不同?”

秋白羽道:“我倒是听我师傅说过,这路拳法乃是东晋葛洪所创。葛洪道家仙师,精于炼气之术,这路拳法也是内外兼修的高明武学。但流传开来,内家部分却是逐渐失落,慢慢变作外门功夫,自是威力大减。瞧他劲道如此刚猛,这姓杨的想是得了真传。”

萧平安暗自点头,武林传承也是不易,遭逢乱世,或是觅不到合适传人,一门武学都有可能散佚。

韩谦礼当年所得“六合刀谱”便是如此,一路刀法散作沧州六合、开封六合、京兆六合三家,各自只有部分真传,一流武功转眼变作二流。

这“八风玄功六步架”便是如今仍见流传的“三晃膀大洪拳”,自东晋葛洪创立,距今已九百余年,堪称长盛不衰。

相传葛洪见两山羊抵斗,又感悟鞭子牧羊的手段,悟得“鼓腹荡气,直势横闪”的法门,始创此拳。起初这套拳法名“八风玄功”,走的也是古武的路子,只有拳势,无有固定套路。到了唐朝,野鸡林(今吉林)人刘风拐完善此拳,加了“六步架”之名。

相传此功练到深处,内功练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虚还无,导空自然气。持之以恒,则可拳如流星臂似鞭,腰走龙蛇眼似电。动如伏虎腿似钻,劲贯顶梢疾如箭。神通运化妙难言,运用意气力,内含龙吟虎啸之形,外有排山倒海之力。

三人看的入神。只见杨安国拳路大开大阖,一动则全身皆动,拧腰晃膀,立身旋滚发变,骨骼之间带着噼啪响声,如同挥舞一杆大鞭,气势非凡。

萧平安与自身武功印证,也是不住点头。

是凡拳法都要求刚柔并济,这柔又比刚难上百倍。拳路讲究“松”“柔”“脱”,出拳出掌之时,若是肩、臂、腕僵硬,定是不能发力。高手过招,击打之前身子手臂越松越软,招式才能越快越重。

看杨安国拳法,一攻一守。攻时,身法如鞭。两臂如鞭,两腿如鞭,身为一大鞭。肱为鞭杆,股为鞭杆,身为一大鞭杆。手为鞭梢,足为鞭梢,头为一大鞭梢。运鞭为拳,上下起落之势,相克相生。守时两势相抵,直势无横力而截其横,横势无直力而截其直。

韩复拳路,却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招招出人意表,却又势势相连,招里含招,拳里有拳。一打三还,如流水不竭。肘捶相连,见势打势,旋掌连环,因敌制化。

看到妙处,萧平安竟忘了人在树上,忍不住也是伸手比划。他如今眼光悟性非比寻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