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冉和楚高鸿早有龃龉,在她还是蒋然的时候。 姜冉是左手。 而左手,仿佛天生就被赋予了打双打的使命似的。 从小学开始,她就开始不断地和不同的人一起组双打。 有时候是因为二人的配合足够好,有时候则是因为她的个人能力足够强,总而言之,姜冉打双打的胜率还是挺高的。 这种经常被拉去打双打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她进国家队。 在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队员搭档拿下了某公开赛混双冠军后,她就被教练组分配去给楚高鸿打混双了。 \/\/ 五年前的布达佩斯公开赛,是二人的出道战。 教练组信心满满、楚高鸿跃跃欲试——彼时他还是一名小将,什么冠军都没拿过,此次和姜冉配合,他颇有些势在必得的味道。 蒋然对自己需要拖飞机这件事已经习以为常,并且会根据搭档的水平实时切换自己的打球策略。 ——搭档水平高,她就会和对方商讨技战术,通过默契的配合拿下比赛;搭档水平低,她就找机会自己进攻,靠单纯拔尖的个人能力拿下比赛。 奈何比赛开始后她才意识到,楚高鸿根本不是飞机。 他是艘航母。 还是那种根本走不动一米路的模型航母。 对方的女生回球,蒋然不摆短,先发动,直接搓了个直线长球。 对方男生被她的落点打了个措手不及,回球冒高。 这对于楚高鸿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只要这球能拍上台,就能得分。 只见他兴冲冲地上前,而后——把球拉丢了。 蒋然摆了摆手表示没事。 打了几个球之后,她表示,有事。 无论是进攻能力还是防守能力,楚高鸿都和对面的男生差一大截,导致我方在优势轮根本打不出优势,要到蒋然接对方男生球的时候才有优势。 她当机立断地开始实行“找机会自己进攻”这个策略,奈何楚高鸿实在是太弱,整个人往那一站就是个大漏勺,哪儿哪儿都能掉球。 他们的对手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的心理压力突然减少了。 之前,他们需要绞尽脑汁思考如何针对姜冉的球打出刁钻的落点和高质量的回球,但现在,只需要把球打回去。 因为只要把球打回去,楚高鸿总会丢分的。 最后,这场比赛姜冉竭尽全力也没能力挽狂澜,二人最后以3-4遗憾败北。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采访区,被某乒乓球杂志的记者逮住。 他问:“今天这场比赛非常遗憾啊,二人对此有什么总结吗?” 蒋然张了张嘴刚想回答,楚高鸿的声音就已经从旁边传来了。 “我觉得主要还是第一次配合,默契不太够吧。”他斜眼看了看蒋然,“而且最后一局我觉得我们是有机会的,我觉得我还是太尊重她的想法了。导致有些球处理得不是很好。” ——我觉得我还是太尊重她的想法了。 这简直是直接把屎盆子往蒋然头上扣的不要脸行为。 \/\/ 即便如此,教练组还是没放弃让二人继续混双,理由很简单——蒋然是队里稀缺的左手女球员,楚高鸿是队里想捧的人。 随着蒋然对一个人打障碍赛水平的显着提高,再加上楚高鸿添乱水平的显着降低,二人的双打成绩竟然也逐渐好了起来,成为了队内的常驻混双之一。 某次跨年,二人随着大部队一起去丹麦打公开赛。 混双通常是所有项目里最先结出冠军的,彼时二人在这个项目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统治力,4-0就轻松战胜了对手,拿到了第一。 楚高鸿依旧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狠狠往自己脸上贴金,等一切结束后已经接近晚上九点,二人应该一起坐九点十五分的那班大巴一起回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