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山珍海味,熊掌、鱼翅、鸡鸭鱼鹅等美味应有尽有。众官员边喝边聊。
“樊某我也算见过不少山东巡抚,可如今的这位实在是让人难以捉摸啊。诸位可曾了解过这会抚台大人?”济南府知府樊时英一口饮尽杯中酒,缓缓说道。
“若是说在座的哪位更了解抚台大人,那便只有登州知府鲁大人了。抚台大人任职登莱期间,鲁大人可是没少与刘大人打交道。”莱州知府朱万年脱口而出。
吃的津津有味的鲁廷彦听到有人提及自己,其立马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咽下了口中的食物,而后开口说着。
“谈不上了解,只是先前与刘大人一起共事罢了。我对抚台大人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务实肯干,在他的眼里,天下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此外,他是敢想敢干,不为那些世俗观念、规矩所扰。所行之事,皆是利国利民。”
“总结就一句话,做事,干实事。诸位千万不要有那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鲁廷彦说罢后,对几人的闲谈也没了兴趣,便瞄准了满桌的佳肴。
“抚台大人既是务实之人,那就肯定会采取各种的措施与手段来施政。诸位日后也稍微收敛一些,别碰到枪口上了。抚台大人不到而立之年,便已巡抚山东,官居二品,可谓是简在帝心。”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然朝中有条约定俗成的规矩,非庶吉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但是只要陛下愿意,还是可以进入内阁的。”青州知府陈应元不禁感叹道。
二十多岁的年纪,许多学子还在科考,而刘巡抚却已走到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高位。
“是极,是极。刘巡抚可不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其武力也是十分惊人,猛将都不足以来形容刘大人的实力。诸位日后还是小心些,万勿惹得抚台大人不悦。”鲁廷彦突然开口,十分友好的提醒着在座的知府。
“如此年纪,能文能武,日后出将入相也未可知啊。”济南樊知府随口一说。
此言一出,众官员一个个都默不作声,不知在想些什么。
天启五年四月三日。
刘卓与一众官员继续开始议事。此次议事的主题则是在各府境内兴修水利、流民问题的处理。
刘卓自然不能告诉在座的官员,从天启七年开始,陕西境内就开始大旱,饥民王二开始造反。
崇祯三年,干旱扩大到陕西全境与河南。
崇祯六年,旱情就会蔓延至河北、山东、山西、北直隶、江苏、安徽。
崇祯十年,干旱会扩大到整个北方地区与南方部分地区。
崇祯十四年、十五年,大汗会遍及全国南北,即便是浙江也不例外。仅有广东、福建、云南幸免于难。
还有崇祯六年的山西鼠疫,甚至传播到了京师,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
面对明末的各种灾害,刘卓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干旱、低温等因素对山西、辽东境内百姓造成的损失。干旱只是大幅度的降低了粮食的产量而已,可能有些地区却粮食绝收。
但只要把损耗降低,还是能够让多数百姓存活下来的。况且,如今可以在全省境内推广番薯,至于能不能帮助百姓度过天灾,就只有天知道了。
“兴修水利,需在两年至三年之内完成。本官会不时派人赴各府查看,若有阳奉阴违者,本官定不姑息。还希望众位慎重对待。”
“省内的流民不在少数,若是可以就地解决,本官自然是乐见其成。但是,如若确实困难,自有巡抚衙门出手解决。希望众位量力而行,切勿激起民变。”刘卓好心提醒着。
话音刚落,一个接着一个的知府开始向刘卓汇报州府的情况。除了兖州府外,其余诸府基本上都没有任何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