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清楚这是刘卓的手笔。
尽管与刘卓接触的次数不多,却已经被刘卓的魅力与能力所折服。每次想起刘卓,嘴角就会不自觉的笑起来,愉悦万分。
有时候,苏若莹会想倘若他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巡抚大人,也不是手握大军的将军,自己会不会与他有一个美满的结果?但是,没有如果,自己与他的差距终归是太大了,并且名声也不大好。
最为重要的是,他已经结婚,并且有了自己的儿女。
苏若莹知道自己已经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只要停下手中的工作,脑海中就会不自觉的浮现他的身影。为了减轻自己的思念,苏若莹只能通过不停的做事让自己忘记。
时间就这样一日一日的从指尖溜走,刘卓与苏若莹都在忙着各自的公务,那日发生的一切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些模糊。
五月的某日,就在李常在准备动身前往抚台衙门的时候,苏若莹走了进来。
“李叔,你是要出去吗?”苏若莹见李常在不停的准备着材料,遂问道。
“嗯,去一趟抚台衙门,给公子送一些各地作坊(工厂)的数据,顺便再汇报一些事情。你若是来请教问题,就先回去等一等,等我从抚台衙门回来再说。”李常在随口回道。
“李叔,把我一块带上吧。我整日不是待在店里,就是在商行待着,也挺无聊的。”苏若莹咧嘴一笑,亲切道。
“那你就跟在我身边,不要多说话。倘若公子询问起来,你一定要谨慎回话,可听清楚了?”李常在多嘱咐了几句。
“若莹明白。”苏若莹轻声道。
没多会,两人就来到了抚台衙门。
“各地厂子的产销数据带来了?”刘卓随意道。
“带来了,都在这。”李常在走上前去,将手中准备好的数据全部递了过去。
接过手上的材料,刘卓直接动手翻看起来。不曾想,还没有翻几页,刘卓脸色大变。
“顺序错乱,你就是这么办事的?”刘卓皱眉道。
“公子,我知道的时间晚了些。因为着急给公子送来,一时间就忘了整理,还请公子恕罪。”李常在急忙解释道。
不得刘卓继续开口,李常在对着身边的苏若莹说道:“若莹,你还站那干嘛?还不上前帮公子把这些数据的顺序整理好?”
“哦哦,好,好。”苏若莹听到李常在的吩咐,心中大喜。随即快步走了上前,接过刘卓手中的纸张。
“商行现在可以动用的现银还有多少?”刘卓一脸严肃,郑重其事道。
“扣减借支的银两,减去辽东大军的粮饷,再除去各种开支,可供支取的现银不到八十万两。”李常在思索片刻后,一五一十的向刘卓汇报道。
“如今,商行中有哪些固定财产可以抵押,哪些不能抵押,你列出个单子来。待我过目后,你去济南钱庄找林怀,能贷出多少银子,就贷多少银子。”
“钱庄的银子拿到手里后,以商行的名义前往临府、邻省购粮。能购多少就购多少?”刘卓吩咐道。
“公子,山东各府,尤其是济南府已经购置存储了数十万石的粮食。即便是陕西、京师有天灾,可也不至于影响到山东吧。这样一来,商行的许多布置可就会延期了。”听完刘卓的安排后,李常在疑惑万分,一字一句的劝说道。
“有些事,我解释了你也听不懂。更何况,我好像也没有向你解释的必要吧。”刘卓不紧不慢道。
“公子确实没有解释的必要。但我李常在好歹也为商行忧心操劳了二十三年,如今连询问一句问什么的资格都没有吗?”李常在望着刘卓,声色俱厉道。
“你先回去吧,日后你自然会知道我今日所做的缘由。”听了李常在的话后,刘卓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