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一场败仗(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清三朝行礼方式各不相同,咱们就简单的说道说道。

据史书记载,明朝洪武四年时,明太祖朱元璋说了一句话,就道出了元朝时的礼仪,他说:“军民行礼,尚循胡俗,饮宴行酒,多以跪拜为礼!”你看,元朝的时候,大家伙连吃个饭喝个酒都得要下跪,可见元朝跪礼之盛!

接着,朱元璋说了上述之话后,为了革除利弊,规定:“官民揖拜礼!”明朝上下级官员相见,比方说,七品县令和内阁首辅相见,也只需拱手即可。草民见官,也不需下跪,只要拱手即可,除非犯法了!当然,如果某些时候某些场合遇到皇帝代表上天的时候,还是要跪一下,以敬天地的。比如在奉天殿祭拜上天时,大臣还是要下跪的。

再说说清朝,清朝统治者在跪拜礼仪上可是下了大功夫研究的,仅跪拜就有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三种讲究。其中三跪九叩为最高,臣民对皇帝、皇后、皇太后等皇族都要行三跪九叩之礼。平民见官,必须长跪;大臣见皇帝,也必须长跪。除了下跪之外,还要磕头,磕得越响,表示诚意越高。这就是清朝的跪拜礼仪,让人印入骨子里的习惯跪下磕头,表示臣服。

继续阅读

所以,明朝跪拜的少,拱手行礼的多。

“二位卿家,免礼!怎么,今天难道又有什么军机大事需两位联袂而来?”

御桌下首的两人闻言均面露苦色,叶向高不语,只是拿出一本奏折双手奉上。

一名小太监上前接过奏折检查了一下后,回身转交给坐在御桌前的天启帝。

天启帝接过后,放在御桌上打开奏折,上眼一瞧,奏折上写到:巡抚三善屯大方久,食尽,述中弗为援,不得已议退师。四年正月,尽焚大方庐舍而东,贼蹑之。中军参将王建中、副总兵秦民屏战殁。官军行且战,至内庄,后军为贼所断。三善还救,士卒多奔。陈其愚者,贼心腹,先诈降,三善信之,与筹兵事,故军中虚实贼无不知。至是遇贼,其愚故纵辔冲三善坠马,三善知有变,急解印绶付家人,拔刀自刎,不殊,群贼拥之去。骂不屈,遂遇害。同知梁思泰、主事田景猷等四十余人皆死。

“砰!”的一声,一碟点心被天启帝摔在地上。

“可恶,这些贼子实在是可恶至极,奸诈小人,无所不用其极。王三善这个巡抚是干什么吃的,好人歹人都分不清。还有,鲁钦在干什,王三善在大方等了那么长时间,各地的援兵都去哪了?打的什么混账仗,又折我诸多大明兵马将士,真是气煞我也!”

“陛下息怒,陛下请息怒。”

“息怒,息怒,北方连年不宁,四川贵州又连番叛乱,你们让朕如何息怒!”天启又急又气。

“叶首辅,赵大人,既然事已至此,那你们内阁和兵部可有继续平叛的章程?”

“回陛下,正在商榷。”

“哦?商榷的怎么样了?”

“陛下,且容臣回去之后与众位同僚再商榷一二再回来禀报。”

“去吧,去吧,速度去商榷完再回来,朕不想长时间等待。”

“是,陛下,臣先行告退。”

两人离开后,天启帝无精打采的趴在御桌上,不知在想啥。

“大伴,你说这天下怎么就这么多叛逆之人呢?自朕登基以来,不说矜矜业业吧,可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呀,就是在宫里简单的做些木器,朝廷的大小事务都交给这些个文官在操持,结果呢?哎!大伴,再口谕给威海卫都指挥使庞帅,让他麾下兵马严加训练,等待朝廷旨意,圣旨一下,就得要出兵平叛。”

“是,陛下,您看要不要给内阁说一声?”

“不用,先等等,看看他们商榷出来的方案,用到下次平叛会出现什么结果再说吧。哎!真扫兴。大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