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进来远堡(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我姓庞。”

“庞兄弟,走,我带你去看看。”说着话,自称叫布和卡拉的蒙古汉子便引领着庞帅等人往北而去,显然蒙古汉子的战马都在长城外没有带进来。

经过来远堡的北门时,很多蒙古人拖着车、马、驼、羊、毡、等在排队等候进堡。驻扎在这的明军士兵则是成群结队在门口及街上维持秩序。

穿过仅能容纳两匹马并行通过的城墙洞口,庞帅便出了城墙,抬头望去,只见城墙外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蒙古帐篷,显然这次来此交易的蒙古人数量众多。

穿过帐篷区,来到一处安放有大批马匹的简易马场,庞帅粗略的数了数,发现这里的马匹大约有两千多匹。

“这里的马都是你的吗?”

“不是,这里是一处公用马场,我的马在那里,有六百匹。”说着话,布和卡拉手指着马场的一处说道。

就在几名亲兵开始一匹一匹的查看马匹时,跟着一名亲兵出了来远堡的几名蒙古汉子也开始查看庞帅安置在堡外的食盐和粮食。

半个时辰后,众人再次来到来远堡内的市台开始商量如何以物换物。

“二十车粮食,三车盐再加1000两银票换四百匹马!”庞帅信口开河道。

继续阅读!

“不行,我要五十车粮食,五车盐!再加三千两银子。”布和卡拉还着价。

“要知道其他人一匹马才卖十两左右,你这卖贵了。”

作为宣大一带最大的互市之所,张家口堡不仅地位最重要,成交量也最大。以万历三年(1575年)为例,张家口成交马匹匹,折银12万两,大同成交马匹,折银7万两。一匹马约合7两银子左右。另有万历名臣王崇古说:“互市中的上等蒙古马每匹只用银八两余,中等者七两余,下等者六两余,而民间折价一马二十四两。”

所以说,互市时买马便宜啊!天启年间的物价还算可以,远远没有后来的崇祯年波动大,所以这时一匹马还没贵到十几二十几两一匹。

“我这不一样,都是训练好的战马,起码也得值个十六两一匹!”布和卡拉掰着自己的手指头算了算说道。

“这样吧,二十车粮食,五车盐,四千两银子外加一副上等的文山甲和两块镜子怎么样?要知道,一副铁制的文山甲可是价格不菲啊!而且还是买不到的。”庞帅可不想把粮食全卖了,他还要留着去招募灾民呢。

“好!”听见有一副完整的文山甲,布和卡拉瞬间便同意了。

“合作愉快!”

“庞兄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和我们察哈尔部合作?”布和卡拉试探的问道。

“没问题,你们可以派人去山东找我们文登营商谈。”

“兄弟,这个。。我们。。”

“哦!我们派人来找你们谈。”看着布和卡拉为难的样子,庞帅才想起来这时候长城外的蒙古人想要通过合法途径进中原找自己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为什么要和察哈尔部合作呢?因为察哈尔部的首领林丹汗是一个一辈子都在和建奴死磕的人。

忙完了战马的事宜并和布和卡拉初步商议好了合作事宜后,庞帅便让人带着自己去看看堡子里和堡子外的范家。

范家从明朝初年就开始经商了,到现在已经两百多年了,前期依托九边卫所的粮食与食盐等生意渐渐发家,逐渐的成为山西一流的富户,到了范永斗这一代,因与建奴的合作,范永斗将大量的粮草、铁器、食盐卖往满洲之地,同时又将满洲四处劫掠到的珍玩珠宝等拿回关内出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倒爷,十几年的时间,范永斗就将祖辈留下来的百万家财发展到了数百万两之巨,成为山西一等一的富商!

作为范家的大本营,范家的产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