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呈正方形,高九米,宽四米,周长十六公里的大城。台北城有四个城门,其中西门建有一个瓮城。每面城墙上都配有二十门十二磅炮,城内驻有五个骑兵百户、一个火枪兵千户、四个顺义营百户、四个从义营百户以及一个五百人建制的台北警察局。城内规划人口二十二万,已入住十六万人。
进了台北北门,穿过几条热闹的街道后,庞帅等人便来到位于城中心的台北镇抚衙门。
待庞勇让房门进衙通传庞帅到的消息后不到一会,镇抚王炀便和薛阳出门迎接。
“见过大人(见过姐夫)!”
“呦呵,你两咋凑一块了,这是要官商结合搞啥大事呀?”看着薛阳跟着王炀一块出了镇抚衙门,庞帅不由得调侃道。
“大人不愧是大人,果然是料事如神,下官的确要和薛兄弟商量发财大计。”听着庞帅的调侃,镇抚王炀顺口夸奖道。
“少拍马屁,啥发财大计?”
“姐夫,外面人多口杂,咱们还是进衙说吧。”
“那就进去说。”
“大人请!”
待庞帅进入衙门跟着镇抚王炀来到书房后,薛阳便开始准备给庞帅讲讲发财大计。
继续阅读
“姐夫,如果甘蔗能一年三熟,你觉着这里面的利润会有多大?”看庞帅坐下后,薛阳开口问道。
“要是大规模种植的话,一年三熟的甘蔗榨成糖,利润应该不小,甚者有可能会堪比盐利!”对于白糖的利润,庞帅了解的也不少,要知道,白糖,那可是大明朝的奢侈品,真不是谁都能吃得起的。
“姐夫,你也知道,这甘蔗生长需气候温热,雨水充足的地方。而这大员地处李先生(庞帅给薛菲菲姐弟找的克隆人老师,教授各种后世基础知识)说过的热带,且这里一年四季炎热非常,冬季时气温也比咱们那边的春天热,雨水又多,正适合甘蔗生长。这里有之前少量栽种的甘蔗,我嘴馋劈了几根尝了一下,便发现这甘蔗汁多味甜,根茎饱满,和其它地方种的甘蔗相比绝对算是上品。若是用这上品甘蔗榨出白糖来,甜味绝地杠杠的。现在这台北要人有人,要地有地,如果现在在台北附近种上十万亩一年三熟的蔗田,啧啧,这利润,不敢想象啊!”
“你想的倒是挺美,王炀,现在大员能做到粮食自给自足吗?”庞帅问到了关键点上。
“大人,这也是下官想要向您汇报的。去年,岛上粮食大丰收,从山东带来的稻米、地瓜、土豆等种粮种的粮食共收获一百多万斤,大部分都储存在城内的几大粮仓内,绝对能撑到今年粮收。再说,现在已经开始春收了,收获肯定也不会少。所以,大员岛目前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对于大员岛的粮食问题,镇抚王炀这个一把手还是有数的。
“呵呵,看来你也是支持种甘蔗田的?”
“是的,大人,下官确实支持种甘蔗榨糖。其原因有四:一、大员岛的粮食产出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自产自足,甚至还能进行外销。二、大员岛需要一些特色产品用来创收,创收所得便可用来补贴前期的建设投入。三、部分移民需要工作,有粮食有活干可以快速安稳民心。这四嘛,下官确实想吃糖了。”
“嗯,原则上,只要能保证大员移民及后续移民能够吃饱不挨饿,也就是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我不反对开垦田地来种植甘蔗。之前进城的时候,我注意到台北城内的民众皆面色饱满,无一脸菜身弱的人,就连施工建设的朝鲜劳工都没有一个瘦弱之人,这就应说明了大员确实饿不着人。不过,王炀,你可不能只顾着种甘蔗榨糖,不要忘了继续往南开拓的事。”
“大人说的对。之前大人来之前,我正和薛兄弟说到此事。”
“哦,说说看。”
“大人,就在薛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