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却大致雷同。于是,苏辰一边品茶一边看着领导们的交流显得格外自在。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他都不必过于在意,归根结底,埃塞地区这片地皮属于他所有,这一点不变的事实给了他底气。
而眼前的争执已历时两个小时仍未有实质进展,主要是此次事件太过特殊,众领导希望从这片土地上的获取最大的利益。若真的成功,这种案例无疑会载入史册。所以每位 ** 对每一个细节都极其关注,激烈争辩到几度冲突。但好在大家保持冷静,仅限于口头的批评。
不过,考虑到当前国际局势,尤其是 ** 和毛熊两国之间的角力,他们的对立影响到了决策方向。为了避免卷入两大国斗争,在这一敏感时期,尽量避免引起关注,并使他们在互相博弈中消耗,这样我们或许就能享受到和平红利。
因此,在如此关键时候,领导们的策略都要考虑到不会冒犯这两大势力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增加国家的利益。然而正是这样的慎重考量使得他们的建议难以服众。
获得境外土地权益这样的机会确实难得,尤其在这片埃塞国的土地上还有着可以开采的油藏。这一发现更提升了这片地域的价值。领导们各怀心思,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提议获得最大效益。同时,由于各 ** 在各自领域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经济和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力。
继续阅读
在国内经济发展逐步抬头的当下, ** 自然也希望促进一波经济活动,让普通民众过上更为富裕的生活。
因此,这几位领导心里想的都是通过海外商业运作获取更多利益,并利用海外的土地反哺国内。
然而另一派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思路。
致力于建设学校的那批领导们,他们愿意牺牲眼前的短期收益,将海外这片土地视为一个长远投资,短期内先进行大量投入,期待后期得到回报。
这是一个长达数年的规划,可能需要超过十年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但由于这块土地原本就意外得来,即使未来的收益稍晚一些,大家也能接受。
不过这种长时间的策略对于当前形势来说有些冒风险,因为国家即将改革开放,各项变化正在迅速发生,如果在海外投入过多,可能导致国内急需资金时捉襟见肘。
于是支持建设学校的一派也面临了多方反对的声音。
两派意见相左,谁都无法彻底说服对方,石油开采那一派虽然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同,但在高层讨论中还是遭到了驳回。
因为石油开采涉及的不只是技术层面那么简单,一旦派遣工人进入埃塞国进行开采,就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埃塞国 ** 会作何反应? ** 是否会有所行动?
石油作为战略性资源,一旦大规模开采势必引起国际关注,不论是 ** 还是 ** ,都会对此施加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开采石油反而可能会加剧两大国之间的摩擦,使得我国处在中间被动受压的局面,这将是极大的损失。
由此,在决策上众人显得犹豫不决,会议越开越久,却仍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苏辰眼看这种僵局,站了起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军方领导还来不及制止,他就已经起身了。
见到苏辰突然起身发言,争论中的领导们也注意到了这名不在正式名单上的成员。苏辰平静地开口说:“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将一部分民众迁往埃塞国定居。”
这句话立刻让整个会议室陷入短暂的静默,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这位年轻人身上,大家都在猜测,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突发的提议,移民埃塞国究竟意欲何为。
尽管这些官员都被惊到了,但并没有因此忽视了苏辰的话,大家都坐了下来,专心听着苏辰接下来要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