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狡兔三窟:孟尝君,生存智慧(3 / 5)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下了坚实的伏笔。
四、二窟:为孟尝君收债与买义
冯谖在得到孟尝君的赏识与厚待之后,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孟尝君的感激与忠诚。他深知,自己不能仅仅满足于享受孟尝君给予的优厚待遇,而必须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孟尝君的知遇之恩。于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冯谖主动请缨,请求前往孟尝君的封地薛地,为他收债。
薛地,作为孟尝君的封地,虽然地域广阔,但由于多年来的赋税征收与各种经济往来,积累了大量的债务问题。这些债务犹如一团乱麻,困扰着当地的百姓,也影响着孟尝君在封地的威望与统治根基。以往,孟尝君也曾派遣过其他人前往收债,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此次冯谖前往,众人皆对他寄予厚望,同时也在暗中拭目以待,看他究竟能有何妙法来解决这一棘手难题。
然而,冯谖抵达薛地后,却并未如众人所预期的那般,立即展开大规模的催逼债务行动。相反,他先是深入民间,详细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与债务缘由。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冯谖发现,薛地的百姓大多并非故意拖欠债务,而是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与沉重的赋税负担,导致他们生活困苦,无力偿还。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冯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惊愕不已的决定。
他召集了所有欠债的百姓,当众将债券一一烧毁。在熊熊燃烧的火焰面前,百姓们先是惊愕万分,随后便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与感激之声。他们纷纷跪地,高呼孟尝君的大恩大德。冯谖此举,无疑是将孟尝君的财富化为了无形的民心与道义。当孟尝君得知这一消息后,大为不解,他不明白冯谖为何要将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如此轻易地舍弃。冯谖却不慌不忙地向孟尝君解释道:“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冯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诸侯纷争,人心惶惶,百姓们犹如无根之萍,在战火与权谋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民心的向背成为了决定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国家兴衰荣辱的关键因素。虽然孟尝君拥有雄厚的财富与强大的势力,但如果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与爱戴,这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在风雨飘摇中不堪一击。通过烧毁债券这一举措,冯谖为孟尝君在薛地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与爱戴,为他营造了一个稳固如山的后方基地。这正应了那句千古名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冯谖以其超越常人的政治远见与敏锐洞察力,成功地为孟尝君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道义基础,使得孟尝君在面对各种政治风浪时,拥有了一份来自民间的强大支持力量。
五、三窟:营造狡兔之窟
冯谖的智慧与谋略并未就此止步。在成功为孟尝君“买义”之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巧妙地利用魏国等外部势力,为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冯谖深知,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齐国虽然强大,但孟尝君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并非坚不可摧,随时可能受到其他贵族势力或政治集团的威胁与挑战。为了确保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稳固如山,冯谖决定借助外部势力来制衡国内的压力。
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魏国。魏国,作为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一直对人才有着强烈的渴望与追求。冯谖深知魏国的这一心理,他前往魏国,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在魏王面前盛赞孟尝君的贤能与才华。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孟尝君在齐国的威望与影响力,以及他所拥有的众多门客与丰富资源,将孟尝君描绘成一位能够左右天下局势的绝世奇才。魏王听闻后,心动不已,对孟尝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渴望。在冯谖的巧妙游说下,魏王三番五次地派人前往齐国,邀请孟尝君入魏为相,许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齐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齐王得知魏国对孟尝君的觊觎之心后,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