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孙策如此说,这个后勤军官不禁哈哈大笑。 “你这人可真有趣,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可是你看我们淮王军的战损又有多少呢?” 说罢,这个后勤军官一脸傲气。 “作战时,我们是全员着甲,手持大盾和金刚长矛。 箭矢不能伤。 而我们的敌人被我们的几轮箭矢打击下还能有多少士气和战力? 我们这身甲加上手上的重盾,能防重弩的。 你说这大军如墙推进,敌人岂不望而生畏!” “重甲好是好,就是机动性太差,持久性也不行。如果地方撤退,你们这个样子追都没法追。” 孙策酸溜溜地说道。 他也很想要这样的装备啊! 可惜,他没有大规模制造盔甲的技术。 刘辟在技术封锁方面做得非常严。 成品装备卖了不少,技术从未流失。 这也使得天下各路诸侯苦闷不已, “客人难道不知道我们都是骑马步卒吗?我们每个人都配有战马的。” 后勤军官对此骄傲不已。 这时,外出劳作的士卒排着整齐的步伐入营了。 孙策看到他们肩上扛的锄头那都是精铁所制。 这样的铁料在其他任何诸侯王那里都是制造武器的上等材料。 “这位军爷,你们这里锄头都是如此精铁所制?真是暴殄天物啊!” “客人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农夫的农具都是这种精铁所制,耐用。” 后勤军官笑着说道。 “士卒下地干活,不影响他们的训练吗?” 孙策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客人,对于士卒而言下地干活就是训练,是力量和耐力的训练。” 后勤军官回答道:“只要天气允许,每个士卒每天都要干半天的农活。 就像我们后勤士卒今天下午下河捕鱼一个道理。” 孙策在这个营地里逛了一大圈,这个后勤军官全程陪伴。 期间孙策问了不少关于军营的问题,这个后勤军官居然毫无保留地都说了。 最后,孙策三人在这个军营里吃了晚饭以后,才被这个军官送出营地。 临走之前,孙策突然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军营乃是重地,你为何可以让我们三人观摩?” 军官突然躬身一个大礼,而后说道:“大公子既然来了我的地盘,不招待一下怎么说得过去。” “你早就认出我来了?” “某家跟随先主公十几年,大公子是某家看着长大的,如今才几年不见,怎能不认识?” “既然把我认出来,你怎么不把我抓起来?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然而,军官却摇头说道:“淮王才不是那样的人,我把你抓过去了,人家回头就把你给放了,我还里外不是人,这种事情我可不干。” “有没有想过再回到江东去?” 孙策自己都很奇怪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然而,对方却没有生气,只是摇了摇头道:“跟随先主公十几年,后跟随大公子几年,现在我在这里已经娶妻生子。 淮王又将这千人营委以在下,实不忍离去。” “你个老小子今天不停贬低我江东士卒,真想在战场上收拾你。” 营将却摇头道:“大公子,我却不愿意屠杀江东士卒。 大战一起,江东必定生灵涂炭,于江东百姓,于大公子都没有任何好处。” 孙策气得上马就走。 营将再一鞠躬。 “大公子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