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着各种物品,从日常用品到珍贵的药材、武器等应有尽有。他注意到一些药铺前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草药,散发着阵阵清香。还有一些铁匠铺内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似乎正在打造精良的兵器。
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有汉人,有塞北胡人。有的行色匆匆,有的则悠闲自得。最令秦狄意外的是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捧着一本书籍边走边读,时不时的摇头晃脑,脸上还洋溢着陶醉的神情。而几个小孩子在街上嬉笑打闹着,追逐着一只小狗,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这...就是北宁吗?看起来比辽源要热闹繁华许多!”
望着眼前的繁华景象,舒颜很是意外。两旁的建筑风格与辽源大不相同,店铺、酒楼、茶馆等一应俱全,还有各种手工艺品店、小吃摊等琳琅满目。繁华程度,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
“此地确实不错,想不到秦浩治下,还能有此繁华景象,当真是让人倍感意外呀!”
秦狄的话里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完全是发自肺腑。他确实没有想到,北宁会是这副景象,比他想象中的要繁荣许多,这似乎不太符合秦浩以往的风格。
继续阅读!
正当秦狄暗自思索时,突然听到前方一阵嘈杂声传来。抬眼眺望,只见前面不远处一群人围在一起,不知发生了何事。出于好奇,迈步走上前去,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人在街头卖艺。一个年轻的男子正在表演武艺,他身姿矫健,动作流畅,引起了周围观众的阵阵喝彩。秦狄饶有兴趣地看着,心中却很清楚,此人的武艺过于花哨,也就只能看看,并不具备太大的杀伤力。
他对这种街头卖艺的人还是很敬重的,以此为谋生的手段,也算凭本事吃饭,远比那些跑花灯吃恰子(窃贼小偷)之辈要强得多。
驻足看了一会,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拿着个小木盘来到众人面前,众人见状,不由自主的向后退步,言外之意就是压根不想打赏。还有些人直接选择了对他视而不见,瞥都不瞥他一眼。小孩子可能也是不擅长此道,祈求别人赏钱的时候对于别人到无视,面露怯意。
看到这一幕,秦狄不禁心生怜悯之情。这个孩子年纪尚小,却已经开始承受生活的压力,周围的人们似乎对他并不关心,甚至有些冷漠。
也怪不得他们,时局动荡,时代背景如此,穷苦之人比比皆是。换句话来说,就是算是太平盛世之年,也会有许多的穷苦百姓。那些有钱人若是过于心善,万贯家财散尽也只是弹指间的事,要怪就只能怪自己命苦,怪自己无能。
捧着木盘的孩子即将来到秦狄面前时,他微微侧目,目光看向身旁的锦衣卫。觉察到皇帝的动作,甲掏出块银锭,随手扔到了木盘中。
望着装有几十枚铜钱的木盘中突然出现了一块银锭,小孩的双眼顿时睁得圆溜溜,仿佛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角。他瞪大眼睛,使劲眨了眨眼角再看,那块银锭依旧稳稳地躺在那里,在一堆铜钱中显得格外扎眼。
“谢谢大善人,小的给大善人磕头了!”
反应过来的小孩当即跪倒在地,将木盘轻轻放在地上,然后朝着秦狄的方向连连磕起头来。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锦衣华服的富家公子带着一群家丁走了过来。他一脸傲慢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小男孩,随后又看了看那位卖艺的表演者,眼中流露出不屑的神色。
在他的示意下,随行而来的奴仆捡起地上装有银钱的木盘,将里面的银钱拿走,木盘扔在地上,抬腿就是一脚,将木盘踹的四分五裂,成为碎渣。随后他身旁的几名奴仆,开始驱赶围观的人群,甚至还动手打了几个人。
秦狄皱起眉头,心中不悦。他看不惯这种仗势欺人的行为,正准备上前制止,却被一旁的老者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