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没再寻云绫说话。
-----------------
云绫此番南下并未走大部分人从关中去往荆襄的道路,而是打算先回汉中,再顺汉水东下,直趋襄阳。
傅明徽得知后,再次凑了上来,问道:“公孙师妹为何放着武关道不走,反而要走那水流湍急的汉水?”
闻言,云绫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幽幽道:“殿下还是唤我官职为好,我为梁州都尉,离开梁州许久,自然要回去看看的,否则该被人参个玩忽职守了。”
傅明徽微微一愣,嘴边露出一抹苦笑,摇头道:“公孙师妹定要与愚兄如此疏远吗?”
云绫心中一叹,面上仍旧古井无波,颔首道:“为何如此想必殿下心中明了,还请殿下莫要为难云绫为好。”
闻言,傅明徽叹息一声,回道:“公孙师妹既如此说了,愚兄岂能不从,那便先这样吧。”
说到此处,他定定地看了云绫一眼,又道:“这一路就有劳公孙将军护卫了。”
话落,也不待云绫说话,他便自顾自回了自己的队伍,神情似乎有些落寞,教谁看了都能知道他此时心情并不美妙。
这些云绫都未去理会,天佑帝一日不打消为她指婚的念头,她都不会去接近这些皇子们。
不多时,燕十七快马追了上来,走到云绫身边也不言语,只微微颔首示意事情办妥。
至此,云绫心中最后一块石头也落了地,当即吩咐队伍加快行进,直奔子午关而去。
子午关还有一段小插曲。
原本换好通关文牒的云绫就要继续南下,此时却有一名小吏走了过来,言说南山镇抚使请她城楼一叙。
云绫抬头一看,果然见到前次通关时那雄壮的中年汉子又在城楼上站着,视线正往这边看来。
南山镇抚使褚怀亮,公孙家外门弟子,与现任吏部侍郎李怀仁师出同门,皆是公孙弘当年的左膀右臂。
其人骁勇,有谋略,擅治军,长安之乱后历任边镇镇将,于天佑二十三年升任南山镇抚使,守卫关中南大门。
回想着这些信息,云绫随小吏登上了城楼,停在褚怀亮跟前。
待小吏退下后,云绫好奇地打量了褚怀亮一眼,旋即抱拳见礼道:“公孙云绫拜见褚师叔!”
闻言,原本一脸威严的褚怀亮嘴角一扬,露出笑意,虚虚一扶,道:“快快免礼!前次你奉旨入京,某不好留你,今日也算正式见上一面了。”
云绫嘿嘿一笑,就此与褚怀亮闲谈起来。
两人并未说多久便各自散去,一来这算二人的初次见面委实说不上熟悉,二来褚怀亮生性严肃寡言。
是以,二人没说几句便冷了场,云绫也就适时提出了告辞。
至于韩王傅明徽,他从始至终都没有露面,褚怀亮也没有主动拜见他的意思。
因为他们二人都明白,一个是皇子,一个是手握军权的南山镇抚使,没有交集才是最好的。
-----------------
此后,云绫一路沿着官道南下,终于在小年前抵达了汉中城。
梁州一众早早便得了消息,在大都督王尔山的带领下,杜进贤、王胤之、李思道、庞万春、王宪、顾廷等人悉数到场。
众人相互见礼一番,随后又齐齐拜见了傅明徽,便热热闹闹地进了汉中城,直往大都督府而去。
这天正是小年,汉中街头热闹非凡,四处皆是抓紧置办年货的百姓。
看着来来往往、欢声笑语的百姓,云绫似乎在他们脸上看到了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冀。
不得不说,如今的大周虽偶有边患,却也当得四海升平,百姓家有余粮、生活富足、老有所依、幼有